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74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简单的将文字或图片放入幻灯片中放映,而是一种综合运用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制作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这[3],就需要授课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连贯、演示生动的教学课件。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尤其是一些实验原理的阐述,例如分子筛效应,它是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不同分子分离的基础,但是在这两种技术中它的具体分离效应是截然相反的,对于这种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复杂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展示可以易化教学内容,缩短讲解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实验是在体外完成的DNA复制过程,每一个变性、退火和延伸循环都完成了一次DNA模版的复制,这一抽象的、微观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视频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是单纯语言讲解无法做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微观事物宏观化,使抽象事物直观化,整体过程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把先进的实验技术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做科普式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
3交叉学科的衔接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更应该是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者。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随着科学的发展,融入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理论和技术,其研究内容已渗透到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使之与众多学科有着广泛地联系与交叉,因此,它也是医学基础课中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如果实验课授课教师有理论教学经验,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就能够游刃有余的与交叉学科衔接,结合临床、科研,以PBL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有机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既起到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也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多与临床实际疾病、临床病例和临床见闻联系,既能引起他们对医学基础课的重视,也能够为后续的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方法尝试的同时也展开了学生问卷调查,反馈数据中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实验课非常重要,与后续的医学课程联系比较紧密;PBL教学模式使他们非常明确实验目的,并且能够仔细观察、积极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和问题;学生反映比较喜欢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使他们能够高效的利用实验上课时间(70%-90%),使他们在实验课中获益非常大。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在带来勃勃生机和无穷动力的同时,也给生化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问卷学生的反馈意见,笔者体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化知识,一方面要对教授的知识了然于胸,能够衔接交叉学科知识,还要注重授课时启发学生的能动自主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2]王艳,张明辉.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J].医药前沿,20xx,2(12):112-113.
[3]汪晨净,马春英,王可毅.多媒体辅助药理教学的体会[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xx,23(2):46-49.
[4]彭帆,肖方详,王艳林.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J].健康研究,20xx,6:236-237.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3页)3
摘要
:结合我院课程诊改实际,联系教学对象即文科生源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等多方面对《生物化学》进行意见诊断,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职;护理;文科;生物化学;课程诊改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护士资格考试的基础内容。本门课程通过介绍人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代谢主要过程及规律,解释物质代谢与机体活动的关系,以理论讲授为主,抽象难懂,尤其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以文科生为主,《生物化学》一直被学生视为最难学的医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医学基础课程老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目前已经成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高职生掌握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针对文科生源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课程诊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