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6页)

本文共计474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改革思路

  3.1调整课程设计,引入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课程结构由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食品生物化学》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对生物生命现象的化学性研究。较之于其他课程,具有较高的难度,理论性比较强,即便是全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授是一种挑战。就此进行双语教学则更增加了课程的难度。目前,教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所做的有关讲授内容的PPT和对此内容的教师的降解。我们要求学生们上课之前要进行预习,了解其内容,但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会利用上课时间去试着接受知识。在这种背景下,PPT和降解的内容全英文进行,学生很难短时间内接受并消化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门课程的薄弱基础继而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致使学生英语失去兴趣,专业课没有学好的状态,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2专业词汇多且长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术语非常的多,且常常可以见到大量的专业性短语。很多教师们对于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归纳为学生的英语水准[2]。学生良好的英语水平对于双语教学来讲,可以较好的提高专业术语的熟悉程度,但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均衡,单纯的找出学生的英语水准。多数本科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读、写、理解、说都是一大问题,即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时,看懂一篇SCI论文或写一篇英文论文难度非常大。据调查,我们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的CET-4第一次通过率不到20%,英语总体水平有限。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英语课综合运用,学生的哑巴英语情况增加了授课难度,相当学生对双语教学有畏难的情绪,极大地妨碍了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可以建立分层次教学模式[3],我国几所重点大学的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高,课程双语教学可进行全英文教授的方式。针对于我们河南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的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采用英文PPT,中文讲授的方式,专业名称要提示中文名,这样,学生们通过中文的讲授,理解了该课程讲授的内容,还掌握了英文的写法,考试题均是英文的,但答题可以采用中、英文,这样可以引导他们顺利阅读有关食品生物化学的一些SCI英文论文,真正通过双语教学,达到目的。

  3.3合理选择教材,适应学生接受专业知识

  适当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更多的教师们在教材建设上提倡国外原著教材的使用[4]。《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来讲是内容比较生疏,因此,让学生接触一本好的食品生化教材,理解其内容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听英文讲授或看英文PPT,既有一定压力,又不显过大致使放弃课程。近几年,多年来从事《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和讲授课程的老师们组织编写权威性规划教材越来越平凡,尤其是双语教学的教师们选择好的教材,对于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4.结束语

  《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我国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性设立了课程双语教学,由于英语语言教育的环境不同,水准不在同一条线上,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将在《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上的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中,不断做出学生和专业所需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晓春,钟瑞敏,林朝朋.《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现代食品科技,20xx(2):207-209.

  [2]易军鹏,李欣,朱文学.PBL法结合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初探.科技信息,20xx(25):151-152.

  [3]刘小鸣,张秋香,梁丽,周鹏,王淼,陈卫.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6).

  [4]文鹏程,杨晓丽.西部地区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xx(9):169-171.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6页)5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无时不刻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现如今,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命物质性质以及结构的技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且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在不断改善着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本文综述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并总结了其运用的热门方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