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奥德修斯与西方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第4页)

本文共计67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总而言之,但丁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载体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识的集合体。即便但丁将他打入深层地狱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们无需、也无权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过分苛求古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实——正如上文论述,不与儿子、父亲、妻子安享天伦,而是扬帆启程、探索世界,体现了他崇尚理性的倾向;对同伴强调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张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获得知识,则体现了他尊重人性的倾向。但丁通过奥德修斯的言语和行动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乡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业已成为无数人的信条。也恰好是这集于一身的优秀品质,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耀眼光芒。诸如关心人、尊重人,强调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核,无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至于具体的论述,已详于上文,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无论是最伟大的“悲剧”还是最伟大的“喜剧”,都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奥德修斯,则仿佛作品的灵魂,使两部巨着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人文主义是不灭的,奥德修斯是永存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诗学[A].//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注疏[M].王士仪,译.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3.

  吕新雨. 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但丁. 致斯加拉亲王书—论神曲·天国篇[A]. 缪灵珠. 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但丁. 神曲[M]. 田德望,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荷马. 奥德赛[M]. 王焕生,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