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第8页)

本文共计417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药学人才培养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实现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我国传统知识培养发生改变,加强了实践能力、素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6]。将想法变为行动,由行动取得结果,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考核,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过程,检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和自学的能力。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与学生主动积极的交流,为学生讲解实验现象,纠正学生不良操作习惯,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效果[7]。实验考核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也要进行综合评定。既包括生物化学实验,也有对实验原理、操作、实验步骤的考核,考查学生的实验报告,确定报告书写和结果、讨论等部分的质量。还要注意考核学生平时的成绩,例如: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8]。总之,我国药学人才培养要制定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实现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6

【摘要】

提高护理人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实用和适用为度制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

高专护理;公共卫生服务;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伴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整体护理观念强调对患者的护理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还包括如何预防疾病、对中老年人的身体保健和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进行指导等。这样就促使护理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所以,提高护理人才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健康服务的需求。一直以来我院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即能发挥作用,进行多次教学改革,以实用和够用为准则,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所以,课程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是衡量课程建设是否科学的的重要指标。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此文件精神,实现培养目标,所有相关任课教师积极大胆的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改革,使生物化学的教学与护理的专业性更加紧密地对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和能力,并在教学改革中加以试行。具体内容如下:

1准备阶段

  通过深入我市多家社区卫生院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要求调查对象具有5年以上护龄的临床经验,征集各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收集最近五年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考题,讨论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咨询相关专业课教师,及临床实习带教老师,掌握哪部分内容与临床实践有关,对于关系密切的详细讲解,对于无关的枯燥难懂的'予以大胆删除,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结合护理行业发展状况,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依照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确定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常用学习项目,并完成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和整合。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分为三大部分: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模块(静态);物质代谢模块(动态);肝的生物化学模块(器官机能),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因为学时不多,对整本教材内容应有所取舍,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对基层社区服务有帮助的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无关的枯燥难懂的予以大胆删除。加大实验课的学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岗位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临床知识联系讲解,通过临床疾病的案例导入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既掌握了生物化学知识又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如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与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脂、肝性脑病与高血氨、黄疸与高胆红素等。生物化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种学科关系密切。但是生物化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但是对和临床有关的知识兴趣浓厚,因此,必须密切联系临床。比如打针为什么要用酒精消毒,肝硬化的患者为什么不能用肥皂水灌肠,肥胖与糖、脂肪、蛋白质摄入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减肥等,使学生喜欢听课。此外,还根据生物化学学科特点,注重护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讲解生理功能,如维生素这一章,在教学时,让学生知道维生素存在于各种食物当中,不能挑食偏食,否则会导致某种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相应的缺乏症,(2)在讲授物质代谢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掌握来源与去路,能感受到物质代谢在体内维持平衡的重要性,理解物质代谢平衡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物质代谢“平衡”的理念,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是饮食和运动习惯)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学会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考查课,制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考核是整个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就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应构建全程性、综合性的新考试模式,使传统考核方式与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以及能力考核相结合。首先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教师应及时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主要包括上课发言、作业情况、实习情况等。学生最后的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作业及平时表现占10%,实习成绩占30%,结业考核占60%。对于平时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加分。其次,要注重实践考核,坚持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学生要加分。最后,要注重能力考核,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相结合。考试内容应兼顾客观性与主观性,突出对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要求,考试导向应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