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措施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1.4疾病本身;一般来说,儿科患者的病情比较凶猛,发病比较快,如果医务人员来不及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很有可能会延误治疗,导致患儿发生生命危险。

  3.2针对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措施。

  3.2.1加强家长的护理教育;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患者家长的医学知识十分有限,对护理工作的进程不了解,往往会因为对患者的担心而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患者不能及时的接受护理。因此,必须要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疾病知识和护理常识,了解护理工作的流程,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

  3.2.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因为儿科护理本身的难度比较大,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进行护理时,能对突发情况冷静的进行处理,对各种不安全因素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耐心的对待患者,使患者能够放松的接受护理,提高护理的效果。

  3.2.3多进行沟通;医患矛盾是目前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长多进行沟通,了解更多患者资料的同时,与家长营造一种和谐的的氛围,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鼓励夸奖,使患者对自己产生依赖感,从而减少对护理的恐惧感,能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这些都对护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必须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护理的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现医患双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总目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3:2299-2316.

  [2]徐丽敏,刘梅花.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245-246.

  [3]艾建华,蔺秀红,尹秀珍.普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河北医学,2015,08:1518-15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