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探讨论文

本文共计39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

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要以服务教学和激励为导向。从实际上来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就要不断服务好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过程评价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相结合,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答辩和教师评价四个维度进行实践和应用,不断完善多维度民主化考核体系,进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本文说明了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原则,详细阐述了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

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探讨论文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行教育体系是学生获得一技之长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无法适应计算机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导致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当时代的需求。只有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相配套,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计算机专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课程改革实践,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课题,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对评价者的能力作出最终判断之前要对评价证据进行检验,以提高评价的信度。这种评价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鉴别出能力与实际工作的相关度,主要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能力表现资料进行职业能力评价,而无须进行测验或模拟操作。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原则

  (一)确定性原则

  确定性原则是指评价体系要标准、明确、具体,不能抽象深奥,更不能引起歧义和误解。

  (二)多维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突出专业的素质。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构建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水平、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引入实习成绩进行综合判断。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避免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

  (三)能力本位原则

  能力本位是指要清楚理解体系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考核改革的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是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传统的考核模式过分注重分数的高低,没有真正与课程目标接轨。

  (四)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对设计人员进行评价时,通过推选代表的方式让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将最终的评价体系结果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公开。

二、高职计算机评价体系与方法

  (一)高职计算机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学生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好实际问题。目前,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但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说,计算机教育不但要注重提高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还要求学生更好地发展。

  2.完善能力评价体系

  能力本位应该根据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时必须根据能力点设计评价标准。

  (1)明确工作任务

  注重学生课程知识的评价。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涵盖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一是明确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范围,二是建立专业知识评价量表。这种方法实际将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纳入到量化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结果更为直观和科学,避免了传统的考评方法的局限性。

  (2)职业能力的常见评价模式

  按照简明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比可量可行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参数。首先,要关注适用于相关职业的通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构建多方位、多层次有机结合的能力结构体系。如AHP法常用于对无限样本的评价,因此应由评估组成员对被评价对象的各项能力直接打分乘以相应的权重,用以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在学习开始之前将要求学生反馈意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提出质疑;岗位实践能力考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采用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关心企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弥补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学力评价方面实践能力评价的空缺,对各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借鉴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