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124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理论结合实际,实验内容关联现实生活

  中学物理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实用价值。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实验关联现实生活,介绍物理新理论、新技术,以此增强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从生产和生活中寻找物理要素,围绕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内容。如研究灯泡的灯丝材料,这在生活中每天使用,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其次,物理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吸引学生的兴趣。改变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多给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成果,如新能源的利用,让学生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再有,展示物理新理论与新技术,通过翻阅专业书籍、浏览网络资源等渠道,随时把握物理教育与物理技术的新动向,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开阔视野。

2.3强化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既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有效的实验教学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第一,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富有趣味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笔者给学生设计“铁球与人体相撞”的实验,学生被这个实验的内容所吸引,迫切想要了解结果,探究积极性非常高;第二,实验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笔者将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操作,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第三,借助实验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形成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思维是推动创新力的基础保障。总之,物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树立科学观、提高综合认知水平意义重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利于落实学科教育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形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奠定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能力增长为教学目的,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耀国.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赤子(上中旬),2015(18):278.

  [2]李鸿.抓好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14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