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哲学性质与哲学架构(第5页)
本文共计75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当然,这只是在量的方面,要轻利寡欲,要知足节制。另一方面还要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自然,不能强求。这两者缺一不可,或视了那一点都会贻害无穷的。
4)、无私、无为,不争、不矜
作为人其处世法则很重要,老子在这方面的论述不少,也讲的很清楚。待人或接物全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要无私无我,卑弱不争;无为自然,不骄不衿。
不管是人类间的任何纷乱,都起源于人群的不和睦,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争端,都是由于个人的私执,因此化解个人的私执,就成了泯灭纷乱、消除争端的首要问题了。为此老子提出了无私、无我,这一个人的处世法则。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3章)
“无身”即是无我、无私,人能如此,那真是善莫大焉!为此,老子还为我们描绘出了行善的方式及其模拟的模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6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其主旨就是不争,不争的结果却铸成了“天下莫能与此争”。待人所操持的态度,应是柔弱不争,不争的方式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耶?故能成其私。”(第7章)
老子的无私、无我,并不是要人们摒弃自我,而是要顺应自然,利人利己。但是常人大多有急功近利的毛病,其所招致的失败,多在于过分有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56章)
对于创业来说,要想不失不败,那么还是要自然无为,顺应时势,该动则动,该止则止。即“为无为,事无事。”(63章)抱着因应自然,“无为”与“无事”的态度去“为”去“事”才能达成恒久的事业。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天下希及之。”(34章)
那种喜欢炫耀自己,自矜自夸一定会无劳无功,无功者自夸令人厌,有功者自夸也会贬低自身的功劳。因此老子就说: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
反之则: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2章)“功成而不居,夫唯
[1]

数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汇总
关于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规定
物体论原理
生态哲学论文
具身认知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哲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浅析生态哲学理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论文
《孟子》中的咸丘蒙之问的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钢琴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面对现代西方哲学困惑的若干思考
意大利留学奖学金可以给怎样人士介绍
关于医学论文发表必须了解的12个词
SCI论文发表全流程解析概要
医学论文发表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
本科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高级工程师该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