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失败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40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失败研究论文
本文是一篇审计毕业论文,本文对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探讨有助于丰富和健全我国的关联方交易审计理论,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本文利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明确我国资本市场公司使用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舞弊的动因,由点及面的研究审计失败发生的主要成因,以此确定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应采取的对策。这对减小鉴证风险、避免审计失败的出现、保证我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及丰富我国审计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1章导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以关联方交易舞弊和审计失败的概念和特征为出发点,通过介绍现阶段我国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的现状,评价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中的运行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证监会对审计失败案件的处罚公告相关数掘,剖析关联方交易发生的成因。并经过对K公司舞弊行为审计失败案例的介绍,点面结合,研究在特定行业内关联方交易造假审计失败发化的原因。研究的重点旨在探求应对关联方交易造假审计失败发生的应对策略。
1.1.1理论意义
本文对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探讨有助于丰富和健全我国的关联方交易审计理论,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本文利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明确我国资本市场公司使用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舞弊的动因,由点及面的研究审计失败发生的主要成因,以此确定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应采取的对策。这对减小鉴证风险、避免审计失败的出现、保证我国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及丰富我国审计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1.2现实意义
可以帮助进一步规范和治理注册会计师执业市场,有利于改善审计工作的效果。由于关联交易隐蔽和复杂的特性,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承接业务的服务对象所蒙蔽,导致出具非公允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通过本文对关联方交易舞弊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有利于建立科学、健全的审计程序,增强注册会计师等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降低关联方间造假审计失败出现的可能性。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等形式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巧计失败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现存状况和问题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在此研究上,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策略来防范关联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发生。本论文共分为6大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本文写作的主线,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研究现状,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介绍了关联方交易审计及审计失败的基础理论,有助于读者对所要研究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现存状况,进而从多角度归纳研究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研究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失败发生的成因。首先借用舞弊三角理论研究企业自身关联方交易舞弊发生的成因,接着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及监管机构几个角度对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论化。
第五部分,通过K公司审计失败案来分析研究,从而阐明企业使用关联方交易实施造假行为的普及性以及严重后果。
第六部分,针对上文归纳的问题及成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防范关联交易舞弊审计失败发生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进一步探讨,吸收国际上相对比较完善的经验,并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审计的大环境等实际情况,讨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未来发展的改进思路。
...........................
第2章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失败的基础理论
2.1关联方及其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2.1.1关联方的界定
关联方,根据财政部201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露》第三条的定义:"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个具体会计方面的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正是因为"琼民源"审计失败案的发生而出台的。具体的关联方的构成如下所示。(见图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