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实验论文精品15篇(第11页)

本文共计369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自主操作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当学生将探究性学习氛围营造起来后,那么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的课堂中来,学生只有亲身体验过实验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记忆理解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的时候,远比教师亲自演示得到的效果好很多。例如在“粗盐的提纯”化学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通过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NaCl,让学生体会提纯物质的基本步骤,学习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认识漏斗、蒸发皿等常用化学食品。这个实验分为以下几步:(1)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在溶解这个步骤中,需要将5克左右的粗盐放到盛有10毫升水的烧杯中,让学生多次练习称量、溶解操作,学会熟练使用托盘天平,然后让学生按照已确定的步骤将称取的粗盐加到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盐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离子。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让学生知道:为了除净杂质离子,则在实验中所加的试剂必须是过量的,而过量的.试剂相当于又引入了新杂质,必须在后续的步骤中把过量的试剂除去。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实验成功后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蒸发结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再自主地去实践和探索,最后解决了疑问、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实践和探索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通过在演示实验中的示范性操作,指导引领学生规范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到正确使用化学药品仪器、规范实验操作步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规范的化学实验习惯和化学思维,切实有效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和相关原理的认知深度,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喷泉实验”时,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观看演示实验,明确该实验的基本要领,让他们认识到喷泉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点。比如: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往往会有意地失败一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没有产生喷泉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人造喷泉、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是不是喷泉实验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该实验,还联系了实际,把化学知识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化学素养。

四、注重与生活现象的衔接,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实验的现象和数据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知识体系中得到新的启发。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化学的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化学。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素材有效地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在《氯水的漂白作用》中,让学生回想关于氯水漂白作用的用途,为什么氯水的漂白作用可以运用到饮用水的漂白处理中?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并且通过小组内合作,提出假设,设计有效的方案,进行有效的操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然后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验,提高探究欲望。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开放性。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化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作为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就能够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协作解决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维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课教师,我们要能够精心地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