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19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论文

  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材的人文教育素材深入挖掘,整体规划,根据教学实际,找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育人氛围,让人文教育“看得见,摸得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实效。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着手:

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论文

一、重视思想品质教育

  要重视德育,应该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即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把德育有机寓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之中。

  首先,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都是人生观问题。它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考人自身的问题,思考人对生活的态度问题。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活动)进行价值、认识和评价的标准。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中学生来说,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至关重要,应使中学生了解,仅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掌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可利用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结合酒精和甲醇的内容可以联系屡屡发生的制售假酒导致甲醇中毒的案例,通过了解事实并讨论,激起学生对制假者无耻行为的愤慨,引导学生自觉地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法律、道德意识。

  其次,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一个人仅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爱国精神是一个不合格的公民。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金属和烧制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我国现代化学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从而把学习化学与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二、重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应该重视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来达到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人文教育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以及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来获得;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或从工作经验中获得。而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悟和周围环境的熏陶,而不是靠灌输。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提高。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实际,而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展假期阶段性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把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环保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调查和研究,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的信念。

三、重视化学史教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