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333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3 学习与生产实习不相关
在多数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中,现场人员大多遵从机械化的执行操作命令,但对生产产品的工艺原理和实际理念却并不了解,加之生产任务较重,使其不愿意和实习人员进行过多的交流;实习单位本身具有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师并不多,在繁杂的生产过程中,无暇顾及到实习人员,实习人员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导。
4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生产实习问题的解决途径
4.1 是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实习人员适应实习需求,更好的进行实践生产管理,单位应根据自身所在外部工业发展环境,扩充生产实习内容,建立专业化的生产实习基地,将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进行资源整合。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较为专业化,企业本身也具有较多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傅,他们可以将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实习人员。由此可见,建立生产培训基地是多方受益的措施。
4.2 对生产实习内容的改革
在生产实习中,实习人员据实际生产情况和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的特点,制定生产实习目标。在实习内容安排上单位和企业做好沟通,明确实习人员的实习目标,企业在兼顾生产的前提下安排学生跟随车间管理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熟悉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
4.3 完善和加强生产实习中的管理
实习指导人员对生产实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管理人员对实习过程不熟悉,影响实习人员的实习效果,在实习前,派管理指导人员去工厂进行学习和参观,熟悉环境和有关人员,了解生产产品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这样既能够更好地在实习现场进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5 结束语
随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發展进程逐渐加快,在机械生产时应遵守对机器的功能性要求和使用高科技技术创新的原则。同时,培养综合素质强点的技术型人才也是生产实习中的首要任务。结合上文,为了培养更多的机械专业类人才,应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设计的实习课程进行改善,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1]汪建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1(6):260-261.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论文(第17页)13
机械自动化,是指企业完美利用自动化技术基础,实现产品连续化的自动生产,改良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不仅是制造业进行方法改革与实现技术前进的重要手法,并且还是技术发展的一趋势。现代科学的不断壮大,直接推动了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交融,使机械工业的基础技术结构、基本产品、基本功能与构成、基本生产方式及基本管理产生巨大的变革,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而且符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制造的趋势。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1.1尽量满足机械功能
任何机械的设计都需要考虑机械本身功能的实现,了解生产部门对于机械生产功能的要求,使生产出的产品满足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通过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水平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最终实现机械设备运转的自动化,实现我国工业生产的先进性,使其成为推动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
1.2利用先進的机械技术
先进的机械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将机械技术融合其中。在设计前要充分掌握机械中的能量变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机械结构等相关信息。近些年,我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技术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种类,要提高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设计水平必须要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信息,有效融合各种设备的性能。机械中的能量变化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自动化设计服务水平,创新工业动力设备。而信息处理技术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供数据,使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正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在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中也仍然是以人力的投入为主,这也使得我国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程度较低。从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发展后,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是在机械化的生产中还主要依赖于国外的技术,缺乏技术上的自主创新[1]。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重心开始转移到工业的`发展中,但是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却比较少,从而使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较窄,在生产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不完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受利益的诱惑,质量的安全保障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考量,这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除了以上的原因外,人才的缺乏也是主要的限制原因。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比较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由于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发展较晚,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更无法保障教学的高层次需求,因此造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匮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