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如在学习了“重力加速度”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几种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案,并开展相应的测量活动。第一组同学利用G=mg这一公式进行测定。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很难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使得结果误差比较大。第二组同学则跑到教学楼的五楼,先测出楼的高度,再测出物体下落的时间,最后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gt2/2得出g=2h/t2。第三组同学用滴水法测定g值。他们在一个自来水龙头下面装一个固定的挡板,让水龙头里面的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落到挡板上。他们接着测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再用秒表进行计时,让水连续滴100滴,最后测出一滴水下落的时间。这样的测量方法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测量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三)重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在明确探究学习的课题之后,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极为必要,但是,在进行操作之前,往往又有着诸类问题是必须进行严肃考虑的,常见的问题有:①在进行实验时将会使用到的仪器都有哪些?②如何才能使实验条件能够有更好的保障?③进行测量时将涉及到的仪器有哪些?应注意哪些问题?④如何让更好的控制变量?记录数据时的表格应如何设计等等。

  例如,在讲授物体的碰撞规律这一课的实验时,实验意图旨在探究两物体在相互碰撞的过程当中制约其碰撞过程的规律是否只有动量守恒?实验前,我们将所需的器具(实验设施)准备好,如:气垫导轨、传感器、电脑等等;在实验时,我们使两滑块发生碰撞之后,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对滑块的瞬时速率与及其质量进行测定。实验后,还应当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这一实验当中,学生们通过分组实验,对两滑块之间采用不同的介质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详见表1:

三、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并不是完全放开让他们盲目地尝试,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需要具备的基础,应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接受式学习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时,教师所关心的是怎样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所关注的则是过程,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时,教师所关心的是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怎样的体验,至于能否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不重要,在一堂课中没有探究完的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或者课外继续探究。

  (三)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开发性的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既要鼓励冒尖,又要扶持后进。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与其他同学一起共享学习成果,而不是让他们充当陪衬和看客的。其实,成绩好的学生是不太需要教师多帮助的,更能体现教师作用和价值的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四、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教学在问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也正是物理学科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云.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尝试[J].物理教师.2011,06:20-22.

  [2]马国珍.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10,12:63-65.

  [3]郭志佳.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17:357.

  [4]高文彬.试论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高文彬[J].新课程.2010,05:19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