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本文共计31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摘要:物理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它也是让众多学生头疼的一门课程,其抽象的东西让学生们难以理解。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简要概述了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学习实践与探索
一、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新鲜事物是青少年的天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精选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给他们以观察、思维、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也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方式。
(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随着认知结构的丰富,感知能力也进一步发展,新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力潜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尝试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获得知识。
(三)能提高学生探究未知的素质
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主要由其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决定。也就是说,人探究的心理态势是发展探究能力的根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果经常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高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打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使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活动中培养起科研、创造和实用意识,提高学生探究未知的素质。
二、怎样更好的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重视知识内容的重构,抓准所要探究的课题,抓准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的有效探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可以说探究问题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探究问题源自哪里?当然是教材内容。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教学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编排规律给学生呈现的,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构,给学生呈现富有逻辑性的探究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教材中是以“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伽利略的思想方法”这一流程呈现教学内容的,这样呈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能让学生领悟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实验验证”这一板块内容为切人点,重构教学内容给学生呈现了以下探究问题:
问题1: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把一个小钢球从较高处自由下落。当学生观察了这一实验后提问:当时的实验技术还不好,有没有办法直接测出小钢球的瞬时速度呢?应该怎么去研究小球的运动规律?
问题2: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的运动速度慢下来?当小球的运动速度慢下来以后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了?能不能从慢下来的运动推理到自由落体运动?
(二)重视教师的指导与课外的延伸,有效提升课内外的相互作用
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教师是不是可以放手不管了呢?当然不是的,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更是学生的“导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但是,指导要有度,当给学生呈现学习材料和探究问题以后,不能教学生具体的探究方法,而是当他们出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操作性。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以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适度的课外延伸,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探究学习更具拓展性。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科学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究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