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网络背景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上机操作能力

  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如此便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重心应该从只抓理论知识转移到将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利用Excel和Word为自己设计个人简历或者有自己专属风格的交流学习空间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可以实施计算机上机课程签到制度,并将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算作平时成绩加入到期末总评当中,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时间和机会,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3小结

  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现有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等。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有: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导入;重视计算机实践操作训练,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会彦,王新文,周秋利.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6(05):85-86+109.

  [2]方玉林.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探索[J].现代交际,2015(06):247+24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