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网络背景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论文

本文共计25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网络背景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论文

摘要: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网络背景下,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涉及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

网络背景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论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在以后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形成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1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现有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陈旧,内容多为几十年前的计算机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有些内容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要。例如,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更新为windows10系统,但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依旧停留在xp的版本,操作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计算机教材内容与现实教学需求不符,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正常进行。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

  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广,有的学生来自城市地区,而有些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生源地区的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已经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以前对计算机的接触很少,在计算机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慢一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1.3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就导致了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较低。但是,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的学习,不仅要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等。学生在经过对计算机的学习之后如果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就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导入

  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导入,例如,教师在进行Excel表格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寻找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但课本上没有的表格类型,也可以搜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画,这样就可以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教师在网络背景下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时,要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科学地创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网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作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研究发现,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设置不同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索、钻研、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PPT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PPT设计比赛,让学生在享受比赛的愉悦的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