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高中物理学习论文汇编[15篇](第4页)

本文共计356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

  首先,合作学习经验形式化。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需要根据各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如班级人数、学习情况、教学设备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充实。但很多教师在引用教学案例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变通,照搬照抄,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合作学习过程形式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直接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讨论,便不闻不问,没有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部分教师存在拖延教学时间问题,无故延长合作讨论时间,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没有帮助,有些学生甚至借着讨论的名义在小组内聊天,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合作学习大众化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任务是一个人或有限课堂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必须依靠小组合作来完成。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应用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开展合作学习才更有意义,不要为了丰富教学形式而刻意安排合作学习,这样会使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也没有实际意义[2]。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真正解决教学难题。

  (三)合作学习散漫化

  明确合理的小组分工,可以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过于自由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没有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虽然在形式上是小组,但是每个成员的分工不明确,比较随意,甚至出现大家都不愿承担学习任务的现象,导致合作学习难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的效率肯定不高,学生对合作也会产生抵触情绪,或是依赖心理,把合作学习时间当做课堂玩耍时间,严重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成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把握好合作小组的划分规模,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要控制在3~6人内,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保证小组成员的均衡发展。此外,定期对小组重新规划和组合,不仅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也加强了学生间的联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3]。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中遇到难题,学生要有意识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增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引导者。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对合作过程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中的难题,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

  不是所有教学问题都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把握不好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可能会适得其反。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作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讨论、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开阔思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是学生自我探讨研究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思考方式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产生较大的分歧,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慢慢看清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合作学习形式化、大众化、散漫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合作意识,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成立专门合作小组,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爽.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陈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xx.

  [3]施茂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xx.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