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430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项目时间管理是为保证项目能按期或提前完成而实施的管控活动,包括项目的进度安排、时间控制等内容。
(5)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为有效激励项目参与人并快速提升他们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项目人员选聘、项目团队建设、项目人员激励机制构建等一系列内容。
(6)项目沟通管理是为确保项目有关信息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和处理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包括项目沟通规划、信息传输等内容。
(7)项目釆购管理是为从外部获取所需资源和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它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合同的管理、采购资源的甄选等内容。
(8)项目风险管理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有效防控和应变措施,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控制、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内容。
(9)项目综合管理就是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和有效实施而开展的全局性、综合性的管控活动,包括制定并落实项目集成计划及控制项目变更等内容。
二、高校人力资源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高校人力资源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高教事业发展的、具有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体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数量方面由高校人力资源的年龄、性别、专业、职级等要素构成的;质量方面是指高校人力资源的身心健康状况、学历资历、学术水平、职业技能等要素。高校人力资源主要由党政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三个部分组成。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高等学校依据科学原理及限定的原则和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方法,根据高校自身战略目标和高校人力资源成长规律,充分挖掘高校各个层面人力资源潜力,并努力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全面、合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宏观层面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实施的各种人力资源开发、人员配置、人员使用和人员评价测评等相关管理措施,以及对这些管理环节所进行的规划、组织、调控等活动;微观层面指的是对高校内部各级各类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安排,包括招聘甄选、录用安置、培训开发、职位晋升、职务调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离休退休、调岗离职等人力资源具体活动方面的管控。
三、项目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一)合理性分析
项目是围绕某一任务或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这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目标的完整过程,最终会形成一个项目成果。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工作中,比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这些常规工作每次达成的目标并非完全一样,而是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每项工作一般也都会有具体成果,如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培训使教职工掌握了一门新技能等。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有始有终的,中间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阶段,绝大多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来操作。把项目管理思想引入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来,每项工作所对应的项目可以称为“年(度)+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或多个职能模块+工作或改革”,如“20xx年度岗前培训工作”、“20xx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等。一般情况下,这类项目的规模不是太大,时间周期也不太长,但往往能在学校内部产生较大影响。
(二)必要性分析
项目管理是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对项目的人力资源、采购等方面进行的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核心要素之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工作内容都被视作项目来进行操作,可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更加有效的管理,这一做法被称作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化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项目资源管理体系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项目管理以系统管理为依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具备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项目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化方法不但应遵循一般的管理原则,也要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特性,同时还要根据项目自身的规律进一步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故而项目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具有可能性和应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