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通用9篇)(第4页)
本文共计326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改进措施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经济能力,大规模大幅度给一线员工提高工资待遇不太可行,企业应该多使用激励手段和人文关怀来达到更好管理一线员工的目的。
1.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一线员工身处生产和服务一线,枯燥重复的劳动、一成不变的条件和环境等势必引发其思想不稳,平时生活的后顾之忧也难免会影响工作,再加上工资和福利都相对较低,很容易让员工失去工作热情甚至是产生职业倦怠。这样的后果是员工机械式的工作,对工作的不规范和错误都莫不关系甚至毫不在意。所以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再先进的设计和高明的战略都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同时让员工热爱自己的职业,必要时可以考虑简单工作地轮岗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精神激励手段的应用
对一线员工的激励主要是使用正激励少用或不要负激励。一线员工虽然收入不高,对金钱的需求很高,但他们同样需要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效果往往更明显。精神激励的方法主要有授权、给员工信任、设置各种一线员工的奖项,并适当的给与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
3.增加组织人文关怀
一线员工往往由于收入偏低,工作不稳定,他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即使是有一个温暖的家的员工,在组织里依然需要关怀,在组织里得不到关怀的员工,他们的感觉是孤独和无助的。管理者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员工,为他们过生日等等。比如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人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会让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非常关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
一线员工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所以任何管理者都不应该忽略他们,而应该重视他们并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能动性,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固。
参考文献:
[1][3]何银基:让一线员工昂起尊贵的头.中国石化,2008,6:35.
[2]王育琨:一线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华人世界,2008,10:25.
浅析苏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3
摘要:
文章对当前送变电施工企业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分析各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提出送变电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造价管理模式的建议,以提升送变电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的先进方法,提出了送变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送变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计价模式
1、送变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现状
送变电企业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在工程投标到竣工这个建设阶段,工作内容包括投标报价编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以及工程竣工结算等内容。为不断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各送变电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调整、完善造价管理工作组织结构,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管理模式。
1.1由经营部门统筹管理
企业设立经营管理部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归口部门,负责工程造价的统筹管理。部门配置的大都是造价专业人员,负责工程投标过程中经济标书的编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索赔手续办理以及工程竣工结算。部门中不配备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工程投标时技术标书由企业技术部门人员编制。分公司和项目部造价专业人员配置较少,只负责协助经营管理部门进行过程管理,配合工程投标和结算资料收集、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等。
1.2招投标部门与经营部门和分公司分段管理
企业设立招投标管理部门,配备造价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工程投标和研究与投标相关的工作。工程实施过程以分公司和项目部为主,负责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手续办理,配合工程结算。工程竣工结算由企业总部经营部门负责。招投标部门与经营部门的工作分工一般以签订施工承包合同为界。
1.3依托分公司按地域或专业进行管理
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全过程均以分公司为主,企业授权分公司代表企业对外进行工程投标、工程实施过程的造价管理和竣工结算。总部设立的经营管理部门只对工程造价管理承担牵头管理职能,配备少量的专业人员,负责对重要事项进行审核,并对分公司上报的中标及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