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柯达伊大众音乐理论研究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66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柯达伊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的,但并不是关起门来,拒绝一切外来音乐文化。完整的音乐思维不应该是单纯的民族音乐思维,而必须是开放性,是兼容并包的接纳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柯达伊强调音乐教育要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和出发点,并不是狭隘的、封闭的,而是要以民族音乐奠定坚实的音乐能力和思维,深深的扎根于民族音乐土壤之中,在这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其他民族音乐,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构建音乐素养,接受世界性的音乐文化。

三、大众音乐的实施—声乐为主的音乐教学

  由于柯达伊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面向音乐的全民性的,希望音乐能属于每一个人。因此他总是寻求最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以其达到全民参与的结果,把人民的欣赏要求和接受水平作为自己的音乐教育的出发点。柯达伊认为,把大众领向音乐,最好地乐器就是人的歌喉,应该把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因为歌唱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这也是接触音乐最容易的方法。

  柯达伊确立了以歌唱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是20世纪初期匈牙利贫弱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匈牙利国内因战争消耗严重,人民生活非常贫困,经济严重萎缩不发达,物资相对匾乏,社会教育更是困难重重。在这种处境下,要普及昂贵的器乐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器乐演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智的,不符合广大国民的生活要求。

  歌唱是用嗓音表现乐曲的思想内涵,塑造音乐形像的艺术。它以人的自身为音乐主体,充分利用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条件形式。柯达伊认识到,歌喉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乐器,因而歌唱也就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所以只有采取歌唱这种音乐实践活动,使音乐借助歌喉这一有效途径普及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只有通过这一切实可靠的有效途径,使每个人的歌唱更臻于完善,使音乐深人人心,最终实现“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的最高理想。 而且,从生理上说,歌喉本身就是最自然的乐器,它在对音乐的表达上是最美妙、最丰富的。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情感,最深人人心的音乐形式,它带给人的音乐感受和艺术体验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所以,柯达伊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有了歌唱在知识和技巧上奠定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也可以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因此,柯达伊主张把歌唱这一教学形式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和主体部分,贯穿始终,这也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传统的以歌唱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歌唱本身,而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歌唱。这就把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开了歌唱教学的新形式。

  柯达伊教学法依靠唱,这是所有音乐表达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柯达伊认为人的声音是人类最方便的乐器,是人接触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最佳手段。所有音乐都可归纳于吟唱。在顶级管弦乐队的最佳演出里,弦乐器和管乐器都只不过是在唱—一模仿歌唱。只有把握了歌唱这个基础要素,围绕歌唱实践展开各项教学内容(包括音程、和弦的学习,旋律听写的方式),具体的音乐要素要在有表现意义的音乐整体中习得,发展学生的能力要以歌唱中的旋律分句为单位,这样就脱离了孤立的音符、节奏的机械练习,在音乐感知的层面掌握了音乐知识和技巧。

  柯达伊的教育思想是以歌唱教学为基础,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无伴奏的歌唱训练,强调尽量少用乐器伴奏,在歌唱还没有巩固之前,要避免使用伴奏。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就锻炼出“对位的耳朵”,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他认为,钢琴伴奏犹如一根拐杖,学生独立的把握音准的能力会减弱,而且在演唱曲调时需要五度相生律,演唱多声部作品时又需要纯律,因此他不满足于十二平均律的乐器,认为十二平均律调弦的钢琴是不适合为唱歌伴奏的。

  在教学中,所有的歌唱都是以无伴奏的清唱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从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到复合式的轮唱、合唱,不依赖任何乐器的伴奏。因为在初学阶段,如果在歌唱时有器乐持续地做伴奏,会造成学生的惰性,他们在器乐的引导下,不再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的声音,放松自己对的音准的要求,音乐的听觉能力、感受能力都会随之下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对器乐的依赖,在无伴奏歌唱时,学生就无法正确的歌唱,音准就会出现间题,歌唱也就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运动。要指出的是,虽然柯达伊的教育体系是以声乐为主的,但这不意味着降低要求,相反他对音准要求十分严格。当然,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不反对学习乐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