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
本文共计22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禅茶文化
唐宋禅寺中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禅茶文化!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至今有1265年历史的径山,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优美,禅茶文化博大精深,是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之地,日本临济宗和日本茶道之源。径山镇是浙江省茶叶之乡,径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北苕溪担负着千余年来径山禅茶文化传承、弘扬光大。
公元742年,唐朝天宝元年,国一大觉禅师法钦泛舟过太湖逆流而上东苕溪,经中苕溪往北苕溪。其师以“乘流而行,遇径即止”八字相嘱,法钦禅师便在径山结茅而居,远近乡邻送粮米油盐,从禅之士助资建庵。从此,人迹罕至的径山,门庭若市,名震天下。
开山建寺27年,唐朝大历四年代宗皇帝赐名“径山禅寺”。于是,径山禅寺香火不断,高僧大德辈出。径山寺从开山建寺到解放前传灯100余代。
径山自建寺以来,历受官方佑护。自唐太宗皇帝赐名“径山禅寺”后,径山禅寺被列为皇家官寺。盛时,梵宫林立,下院罗布,佛像万尊,僧众三千,香客云集,游人满山,香烟飘渺如青霓,诵经声浪冲云天。南宋时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誉满东南亚。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赐名“香云禅寺”。今用名“万寿禅寺”。
径山因山而名,因佛而盛,蔚为佛国胜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钱缪、徽宗、高宗、孝宗、康熙五位皇帝幸游径山。白居易、苏轼、苏辙、范仲淹、陆游、龚自珍、徐渭等曾一次或多次游览径山,留下唐诗宋词200余首,仅苏东坡一人就作诗12首之多。
径山是刊刻《大藏经》之地,世称《径山藏》。《径山藏》刊刻历时128年,版数达16万片,6000余卷。刻版藏于下院接待寺化城寺。她标志着余杭在民间刊刻事业上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举。赵朴初称其是“人类文化史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凝聚了中国世代的聪明智能和辛勤劳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大气魄。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无价的精神宝藏”。
径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径山寺成为江南“五山十刹”之冠,名望本高,日本佛教界人士慕名纷纷前来径山参谒求学,南宋到明,日本前来中国参究佛学求法的僧人达433人,其中不少得法于径山,宋、元时期,中国赴日弘教的僧人有27人,其中8人属径山弟子。从径山传到日本的临济宗,成为当今日本佛教界三大派之一。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嗣法回国,从径山带回《禅苑清规》一书,使径山的茶宴演变成日本的茶道。
径山是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之地。双溪岸边的陆羽泉文化主题公园,是当年茶圣陆羽隐居著经的地方。一部《茶经》,千秋传颂,奉为茶坛经典,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化巨著。
径山禅茶文化薪火传承。径山茶与山齐名,是余杭传统的历史名茶,唐宋时已久负盛名,历以“崇尚自然,追求真绿、真香、真色、真味”著称,已获浙江省十大名茶,产品远销日、美、欧盟等国家及京、津、杭等城市。
径山禅茶文化像山涧叮咚的泉水,沿着苕溪向东流去,流向远方。
禅茶文化的历史
唐宋禅寺中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
公元前52年,道家学派人物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棵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亦佛亦茶,首创“佛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唐代人封演《封氏见闻录》中记载北宗禅习茶的情景“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坏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逐成风俗”。
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他寺院出生,三岁时就被禅师收养,从小练得一手采制`煮茶的高超技艺。他撰写的《茶经》记述了茶的历史、种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习俗等。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