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的市场营销学毕业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4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他或她对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态度所支配。态度是一个人对他人或外界事物、环境所持有的一种较具持久性和一致性的行为反应倾向。态度本身包括信仰、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消费者信仰包括对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知识;情感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喜、恶、爱、恨及其他在情绪上的反应;行为倾向则是指对产品或服务所采取买或者不买的行为。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
市场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随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新的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生产观念阶段,产品观念阶段,推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一. 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指导销售者行为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已扩展市场。
生产观念缠身于20世纪20年代前。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市场趋势是求大与供的卖方市场。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许多产品的成本很高,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必须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由于市场求大与供,因而顾客最关心的是能否得到产品,而不是关心产品的细小特征。于是,生产企业就要集中力量想方设法扩大生产。因而,生产观念不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而是从企业生产出发。其主要表现是“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改善生产技术,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量。
二. 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它产生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最容易滋生产品观念的场合,莫过于当企业发明一项新产品时。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既不适当的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三. 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或称销售观念)视为许多企业所采用的另一种观念。它认为,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推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到要去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许多企业在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市场趋势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因而迫使企业重视采用广告术与推销术去推销产品。推销观念表现为“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四. 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使企业经营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它是作为对上述诸观念的挑战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发现欲望,并满足它们”,“生产你能够出售的东西,而不是出售你能够生产的东西”,“热爱顾客而非产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使顾客的每一块钱都能买到十足的价值、质量和满意”。概括起来说: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这种观念抛弃了以企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代之而起的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营销观念则注重买方的需要。推销以卖方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而营销则考虑如何通过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推销观念采用从内向外的顺序。它从明确的市场出发,以顾客需要为中心,协调所有影响顾客的活动,并通过创造性的顾客满足来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