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本文共计39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摘要]
尝试创新课堂教学,将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与多学科融合,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学业质量评价和学科检测方式,结合学科风采展示,以设计之星计算小能手等多元评价方式呈现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果。本文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小学数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从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热闹的活动慢慢地返璞归真。如何让课堂更和谐、高效,如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1-3]。我校结合日常工作,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数学课堂的改革创新
在新课改精神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的大课程观理念。语文、数学、英语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也是课程。有些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堂中,而更多知识的获得则是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尝试创新课堂教学,将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并与多学科融合。
1.1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课堂教学为实施评价改革的落脚点,应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性、及时性评价的运用。目前,班班通教学设备已基本普及,它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强,更能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课堂。老师们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深入融合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改变以前单一的评价语言,如:很好;你真棒。采用多样的方式,如:发放智慧星星,利用多媒体设备的部分功能现场演示、评价,鼓励学生的精彩发言。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观察,则通过同年级组观摩研讨、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及时了解教师们运用评价手段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借助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
1.2兴趣课程拓展数学学习领域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提升。在二、三年级尝试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纳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到目前已经开设十四门兴趣课程。每周五下午一、二两节课以走班的形式开展活动。数学教育则开设了数读课程: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画让学生了解与数学相关的趣事。师生在这个课堂里一起游戏,一起听故事,一起动手操作,快乐学习着。孩子们带着好奇和探究,在一样的课堂上,享受着不一样的成功。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1.3心理教育带来的健康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从2014年9月开始,学校对骨干老师开设了一个全新的培训学习心理健康团辅。培训老师通过各种活动,系统地指导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还有如何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专注力的训练等[4]。这样的培训,不仅使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调节,而且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案例]每周五下午二年级的数学兴趣课程,都是两节课连上。每到第二节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于是我尝试将心理老师教的提高学生听觉、视觉的小游戏穿插在两节课之间。有一次在讲《有趣的算理》这节课时,我将先听数字,不能动笔,等老师说完再写出来的游戏穿插其中。游戏的难度逐步加大,从四个数字到八个数字,从单纯数字到数字和汉字的混合,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积极互动。在游戏结束时,我还让学生分享一下游戏的感受,记得有学生这样说,老师,我当时很认真地听,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样我就能都听清楚、记住。心理游戏的介入,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到了课堂上来,对他们的听觉、视觉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很好的培养、训练,对后续深入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