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论文(经典15篇)(第22页)
本文共计427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考核时间的分段化与连续性
对于只有期末考试的课程,学生往往在期末考试的一至两周的时间里突击学习,应付考试,不利于学习成果的有效巩固[2],本文研究在课程教学中增加阶段性测验,督促学生保持一贯的学习态度。阶段性测验根据课程内容分模块分阶段设置,其成绩作为总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比如《理论力学》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篇章,学完每个篇章后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测验。对于《材料力学》,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安排[3],把各基本变形构件的内力计算和应力状态分析的内容作为一次测验,变形杆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作为第二次测验。学完全部课程后通过期末考试测试所有讲授过的内容。这样使学生基本上每个月进行一次测验,促使大家及时复习与掌握所学过的内容,有利于他们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设置多重考核评价元素和考核实践时间的分段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考试成绩。但是也有少数学生没有重视上述改革措施,测验成绩差,在期末考试前没有因为平时成绩差而加倍努力备考,反而放弃了考试,致使期末考试成绩更差。在以后的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强调考核方式,引起大家的重视,最终使整体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公平的考试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绍春.再谈美国大学如何进行课程考试.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xx.4:9-13.
[2]江捷.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启示.电子电器教学学报,20xx,33(6):21-22.
[3]张青霞,杜蓬娟,徐蕾,等.探索培养应用创新能力的材料力学教学方法.高等建筑教育,20xx,24:13-14.
工程力学论文14
论文关键词:
工程力学工程实际积极和主动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
着重介绍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水利工程类、电厂类等工科专业教学中如何把工程力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实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但教学工作的成效,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力学知识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工程技术实际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技术的魅力,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
近几年来,笔者承担了水利工程类、电厂类等工科专业班级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这位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二、引导学生认知力学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厂类、水利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强,而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或构件)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称之为“一座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正确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有关的力学问题提供了知识上的保证,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技术应变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尽量使用教学模型和实物进行教学演示,如讲解“工程中常见的几种典型约束”时,让学生看固定铰链联接的模型;讲解“空间力系”时,看直角平行六面体;讲解“齿轮的受力分析”时,让学生看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通过工程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工程实物与力学模型相对照,即可使学生增加有关工程和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又能促进理性认识,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行发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