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第2页)
本文共计34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2.2笔者认为,教材内容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角度去审视教材,打破学科界限,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在具体内容设置上,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背景出发,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教学内容也可以由浅到深的过渡性进行安排,让学生先从一些独资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中涉及的财务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再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复杂财务知识进行了解,通过案例分析+综合练习的教材组成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性教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在进行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与指定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可以将其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又应该分为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科课、职业判断课四个方面[4]。
3.2.3而实践课由于其具有较强社会应用性,因此其相对之下应该更加重要一些,可以将整个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践课、信息技能实验课、课程设计以及综合实践四个方面,且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并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在课程中可以增设一些电子商务、财务英语、税务处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3.3转变作业布置类型,更新会计考试模式
3.3.1作业布置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最好办法,但是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把作业当成了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如很多教师将课程知识传授后,就会调整一下模式将其变为作业的素材,且从作业的布置方式分析,也主要是以习题为主,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显然是不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且也违背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5]。对此笔者认为,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应该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要与教学内容进行区分对待,且从会计专业这门学科分析,其职业特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最好采用案例分析模式,用这种方法进行作业布置,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内容,如职业会计理论,教师可以采用论文撰写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对其课上内容有一定的思想认识。
3.3.2教师要多为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开放的课堂作业,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如教师可以推出一个课题目标,并提供相应的素材和具体要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去完成课题作业,然后在课上,对自己课题进行解读,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补充或者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其次,对考试模式进行更新。可以说,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更是对教学质量检测的有效方式,因此考试模式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体现。现下的高校会计教学,采用的还是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方式不但知识片面,且只能体现出机械性的记忆。对此笔者认为,为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改革,高校可以采取平时测试与多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以及出勤率作为考试评价的参考,全方位地体现出高校教学改革的生本概念。
四、总结
高校作为社会财务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坚持学生为本,并从时代的发展需求去进行教学改革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主要对学生为本理念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第2页)的意义以及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对诸多同事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杨春凤.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为例[J].科技视界,2014,(28).
[2]杨春凤.源自一份调查问卷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3,(4).
[3]张前.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化解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4]田冬芹.新形势下高职会计教育中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31).
[5]彭小华.会计专业“会计记账实训中心”实践教学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