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工程质量事故成本。企业以追求高质量低成本的最佳工程成本为目标,为达到此目标,把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质量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目标成本控制的目的。把工程质量优良率和事故损失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责任中心单项工程一次检查优良率达到某一比率时,可以进行奖励。例如,单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在100%,优良率达到90%为基准,高于或低于一个百分点,奖罚一定数量的款项如10000元。
3)安全的控制与考核。施工管理中,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必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相应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时就应以人身事故和机械事故是否会发生为标准来制定奖惩措施。
二、责任会计推广应用的困难、对策
1、责任会计难以应用的原因:陈旧观念的阻碍;企业改革步伐缓慢;会计人员素质和核算手段难以融合;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严重。
2、责任会计推广应用的对策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针对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责任会计的宣传力度,使有关人员加强对责任会计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通过实际工作中责任会计发挥的作用,来增强领导和会计人员对责任会计的认识,扫除责任会计推广的障碍。
2)联系实际,合理推广,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建立责任会计的制度必须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能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在总结企业自身管理和吸收借鉴其他企业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完成责任会计制度。
3)企业需要设立一套准确、完整、转换方面的责任会计内部核算科目,科学的编制责任预算。
4)结合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责任会计的应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推广应用责任会计的必然要求,这样可以彻底根除企业在计划经济下的弊端,企业才能具有真正的决策权力,才能建立与责任会计相适应的内部分权职能管理体制。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快电算化步伐。一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会计人员尽快掌握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注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重视电算化会计在财务工作中的普及应用,为责任会计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