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本文共计25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文章摘要】责任会计是指为适应我国企业内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指导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控制制度。
【关键词】责任会计;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一、责任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在实行项目法施工和项目经济核算制,其精髓就是“两层分离”(即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分离)“优化组合”(将项目的人、财、物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和“动态管理”(将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而责任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分权管理为前提,使会计系统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协调。项目法的施工管理,就以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全权代表,实行责权利的统一,切实履行项目合同,完成项目各项经济指标。
鉴于施工企业存在的成本管理种种问题,我们拟将责任会计应用于施工企业当中,以便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收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责任成本预算、分解
责任成本预算是在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核定给项目部的成本限额,它不仅反映各成本中心努力的目标和控制依据,而且还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依据。
对工程预算价进行分解,主要是企业将构成工程总成本的各项成本要素根据市场经济及项目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分解,为成本管理、控制、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施工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项目部责任成本,包括项目部本级支出和项目部施工队的各项直接费用;
2.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包括上级的税金、间接费用以及财务费用。
可以根据有关历史数据确定出两者所占的比例,假设分别占70%、30%,以材料成本为例,设工程队成本占项目部责任成本的65%,材料占工程队成本的60%,这样我们就可以倒算出材料成本即:材料责任成本=总预算成本对直接责任成本进行预算,就是要根据施工工艺的特点、施工用料计划以及项目部责任中心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工程实物数量和定额耗用量以及当地市场价格制定的责任预算单价综合确定各单项工程的责任预算成本,确定成本依据的公式:人工责任成本=工程实物量*人工定额消耗量*人工预算单价材料责任成本=工程实物量*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预算价机械责任成本=工程实物量*机械台班定额耗用量*台班预算单价直接费用责任成本=人工责任成本+材料责任成本+机械责任成本在此种方法下,得出的材料责任成本与上面分解的大体一致,说明责任成本比较合理。其他直接费用指直接费用以外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此项费用因工程不同,施工地点不同,相应的费用标准不同,不再进行计算。
在预算成本进行分解时,要做到层层签订合同,使各部人员都参与到成本控制当中来。这其中,项目部与工程队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效益),施工队要同班组签订责任状,盈亏自负,使成本控制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同时,“目标成本”有一定的刚性,在具体的考核时,对于某些特定项目还要有一定弹性,来应对异常情况。
2、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与考核1)工程进度的控制考核。在合理的总工期条件下,项目部根据项目的施工特点和工艺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如期完工,合理调度资金,减少支出。考核时就应按完成产值任务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计划相比进行奖惩,按计划完成的,不奖不罚;超过产值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奖励该中心;未完成产值的,按照未完成部分的一定比例处罚。例如,某责任中心预计施工完成50%,产值为500万元,实际施工进度为40%,完成产值为400万元,制定的奖惩比例为2%,则该中心就要受到惩罚,金额为(500-400)*2%=2万元。前面责任成本的降低考核也要考虑工程进度,要用工程实际数与工程进度相应的预算数进行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更客观有效。
2)工程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工程质量成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工程质量保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