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本文共计30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探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里,人才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人才素质的高低是能够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制胜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
随着历史发展的变迁,知识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工业经济,世界也逐步走进了这个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飞跃,并且这势必会给传统经济链中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势在必行。不仅要求企业要通过改革体制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还要求从企业内部进行理念的改变和创新,由内及外逐一的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下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来进行分析新时代企业的生存之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企业;变革;创新
1、知识经济时代
1.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区别于以往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首要依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2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现代经济增长已经不同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的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中已远远高于人、财、物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的基本要素。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中所创造的价值的基础作用而言的。
2、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
2.1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
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的最终结果是设备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业,企业生产和经营模式逐渐得到扩充,商品生产方式逐步多元化。但是,从整体来看,当时背景下的社会生产还是不能满足社会化趋势发展的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生产规模,在这样的趋势下,企业必须将技术和规模都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压力及其需求。因此,就出现了以生产为主导的经济管理模式,即用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方式来加速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的提高。
20实际20年代到50年代,是以营销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存在时代。在此30年,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管理方式的逐渐转型,销售渠道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点。由于受到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成功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成为当时企业冲破桎梏的金钥匙。所以,许多企业认识到产品推销的重要性,并不断促使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和创新。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时代。在这15年当中,是战后资本主业国家占据主流趋势的经济年代,市场是以“买方”为主体。曾经的以营销为主的生产模式已经很难生存,此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克基里特首次提出市场营销观念,使人们开始重视起以满足市场诸多球为前提,企业才有可能有收益、盈利。因此,以市场为主导的理念再一次在企业内部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上世纪60年代至今,全球经济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涌现,使企业管理不得不经历空前的挑战和考验,并受到了激烈的市场冲击。此时,各家企业在历经磨难后总结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战略化管理模式,即掌握全局的高度,把握市场的走向,从内部发掘自身优势,加快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整合。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在以战略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上势必要加入些时代的元素,即创新和时代体征,也就是知识、经济、产业技术等。
3、知识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3.1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