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初探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5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学教师要建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从数学系的毕业生到一名真正的数学专业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师专业学习过程,不但要有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还要不断反思和总结。
数学教学知识主要依靠实践,是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结合获得的。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力是教师教学知识建构的基础,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是教师教学知识建构的重要源泉,范良火指出,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对他们发展自身的教学知识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来源,没有亲身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教师教学知识结构就不能得到完善。但教师的教学知识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的产物,仅仅靠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是不够的,也不能通过专家“告诉”教师教学知识而使之成为优秀教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悟”。以我们的体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听。听同教研室教师的课。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的公共基础课,为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无论好坏,对自己都有帮助。对于新教师,在见习期也应像见习医生一样,以听课为主,不要单独授课,要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授课,这不但可以缓解新教师的授课压力,也可以通过实践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构建自身的数学教学知识。
2看。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现代教学设备为教师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看过自己的教学录像。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力是教师教学知识建构的基础,自己看自己讲课能够更全面地发现和“悟”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当你讲的时候觉得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但你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不够明确的地方。
3议。听专家对自己和他人课的公开评议。我们认为公开评课是最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知识的途径。尤其对新教师而言,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从什么方面评价一堂课,只有通过具体的课程的评价才能形成教师对课的具体认识,也才能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真正有所帮助。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对课的评议只是在专家之间进行,新教师得到的是对自己课的评议的结论,很难听到对一节好课的评议和优秀教师对课的设计思路。公开评课是提高数学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4研。开展数学问题研究。学习和研究是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习惯,研究则是学习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没有对具体问题的深人研究,教师的教学知识的发展是不完善的。数学专业问题、数学应用问题、数学教学和教法问题等的研究都对教师教学知识发展起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产生质的飞跃。
高等数学是大学新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习的一门课,要求数学教师建立自我教育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要多动脑筋,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数学学科的教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