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2页)

本文共计32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而只有利用真实可靠的、质量较高的档案才能产生影响,收到效益。[2]根据以上高校大学生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大学生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学生、教师的档案意识

  首先,要使教师、学生转变观念,意识到档案不仅是一种学籍资料,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全面反映,是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胜出的关键材料,学生在档案的保管、移交、填写等环节要树立认真严谨的态度,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教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更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端正态度,增强自己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档案转接的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大学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教育部门及高校要根据《档案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条例》,明晰管理部门及职责,使大学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指导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3、丰富学生档案内容

  为了进一步与社会接轨,给学生就业提供比较优势,高校应在学生档案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社团活动、学生活动获奖证书、图片材料、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等内容按照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成果、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几个方面,一并整理封装在学生档案中,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详实的记录。

  比如,道德品质方面,可增加信用档案。学生信用档案是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信用资本,高校可以通过积累学生在校期间考试、劳动、还贷、参与活动、遵纪守法等多方面的表现,制成材料,准确反映学生的信用行为和品行情况。

  学习成果方面,可以纳入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学术论文等,以此为主要依据,侧重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素养方面,以学生的专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经历为主,体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认识程度。

  综合能力方面要侧重关注、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收集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材料,比如学生的个人设计作品、参赛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文体活动照片等。

  心理素质方面,应建立心理档案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形成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材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加工和整理,形成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单位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其提供最适合的岗位。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大学生档案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如档案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教育培训,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档案意识及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4]

  5、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在遵循档案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档案文件中的文本、照片、录音、录像和艺术作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制成学生电子档案,既能方便学生本人、学校管理者的查阅,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同时确保档案的及时更新,数据的完整准确,并与学生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对接,方便用人单位的查询,使档案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任洁,乔茂有.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34-37.

  [2] 单芹华.大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53-55.

  [3] 孙海燕.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探析[J].品牌,2014(8)76-78.

  [4] 续姗.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及发展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0)62-6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