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教育理念的运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以班级为单位的语文教学模式使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几十个学生,然而学生个体之间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学生情况确立科学、合适的学习目标和激励目标,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通常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目标和期待包括课堂期待与差别期待,课堂期待通常是指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每堂课的目标与期待,差别期待则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设置的期待,进而通过与之匹配的激励方式完成激励目标。

  (四)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活跃语文课堂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激励教育,采取灵活的激励手段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灵活设计语文探究活动,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实施竞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可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成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以表演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表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欣赏、参观等活动,引领学生近距离接触语文,使语文课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形象,这无疑能够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比如榜样激励、成功激励、责任激励、评价激励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英琪.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6).

  [2]崔奕.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1).

  [3]李晨.成功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