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室课程安排实现与应用小议
本文共计24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大学教室课程安排实现与应用小议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教室排课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并实现了教室课程安排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教室课程安排系统 数据库 课程安排算法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教室不足等矛盾突显,使得课程安排工作量加大。排课过程中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学生网上选课,排课更为困难,因此高校课程安排成为教务管理中教育探索中需要关注对教学秩序影响最大的工作之一。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采用手工方式排课,需要花费比较长时间完成一学期的排课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课程安排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关系,提出了一套教室排课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1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排课系统所具备的主要功能。
1)排课系统资源的设置与维护:①基本的院系、专业设置管理与维护,包括系类、系部、专业设置情况。②课程任务的设置与维护,课程包含课程号、课程名和该课程所属的开课院系。③教师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包含教师身份证、教师名、教师所属院系。④场地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教室所在教学楼、教室编号、教室容量、教室的类型和约束,如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以及教室只限在白天使用。⑤班级信息设置与维护,包含班级编号、班级人数等基本信息。
2)教学进程设置:教学进程表是用来反映本学期每个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的教学进度安排。
3)教学任务的设置与维护:将课程任务书下放到各系部后,各系部根据教师情况填报教学任务书。教学任务书反映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基本情况,包括任课教师、课程名称、授课班级、课程进度,以及教学任务的一些约束等,如是否需要多媒体教室\是否要指定上课时间、是否需要单元课等等。
4)查询、统计功能:排课结束后,要能够查询各种课程表,包括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教室课程表的查询以及对使用情况的统计。
5)输出、打印功能根据需要能够打印各种课程表。
6)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功能将相关数据备份,恢复误删除数据等。
尽量做到排课效率高、课程表分布合理、教师课程安排科学、排课运行速度快。另外,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界面美观、具有能兼顾本、专科多层次教学的特点。
2遵循的相关规则
为使排课结果更加合理,排课过程应遵循如下一些规则:
1)一个教室不能同时被两个以上(含两个)的班级使用(合班上课除外);
2)一个教师不能同时给两个以上(含两个)的班级上课(合班上课除外);
3)一个班级不能同时上两门课;
4)一个班级同一课程一天内上课不超过3学时;
5)一周内教师任课学时应尽量小于18学时,否则不利于教学效果;
6)一周内班级上课学时应尽量小于24学时,否则不利于学生学习;
7)一周内超过4学时的课程应尽量隔天安排;
8)体育课不排在上午1、2节;
9)应尽量保证优先级高的课程安排在上午。
3建立数据库
教师、课程、班级、场地、时间、院系是影响排课系统设计的几个最基本的因素。处理好上述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是设计数据库的关键,同时也是排课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依据转化规则将所得到的数据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可得如下关系模型(关系的码用下划线表示):
院系(编号,名称)
教师(编号,姓名,所在院系)
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人数,所在院系)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优先级,课程类型,所需场地类型,开课单位)
场地(编号,场地类型,座位数)
时间(编号,时间段,可否上课)
教师任课(教师编号,课程编号)
班级开课(班级编号,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周学时,课程周数)
上课(班级编号,课程编号,教师编号,场地编号,时间编号,合上编号,S11,……,S74)
其中,S11,……,S74分别代表从周一上午12节课至周日晚上78节课的时间段。第一位数字表示星期(周一到周日);第二位数字表示一天中四节课(12,34,56,78节)中某一节。


音乐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3篇)
音乐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通用6篇)
机械加工机械振动成因及解决措施论文
探微初中语文课堂之美
情感教育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化学试验室废水污染的防治
电气自动化专业优秀工程师培养探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效思考方法探析
浅论汽车维修与运用机械类模块教学的初步设计
机械加工专业教学现状及教改措施
机械加工行业OA系统解决方案
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中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论文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150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论机械加工过程中数控技术的运用
机械加工振动问题及措施的论文
机械设备在维修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机械加工厂员工规章制度(精选10篇)
机械外协加工的简单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