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有效性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活的生命力,要想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于某种情境中,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另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注意力易分散,单纯的音乐聆听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融入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如在音乐欣赏《嘀哩、嘀哩》合唱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翠绿的山林等,使学生融入这一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丽。然后启发学生,这么美丽的季节通过音乐表现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并带领学生深入到音乐作品中,挖掘其艺术魅力。
3结束语
新课改的实施,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年龄特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蔡文斌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冉继龙.新课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66.
[2]花志颖.借助多彩的翅膀充分地享受音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25(4):36-37.
[3]范娟.合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诠释——略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5,16(5):61-63.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