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本文共计28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一、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新课改以来,学生逐渐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教学侧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支架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搭建成学习支架,可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学习支架构建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构建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独自解决问题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独立构建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专属的学习支架,解决数学问题,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多次建立支架后,教师的指导作用逐渐减弱,启发引导作用逐渐增强。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数学中包含的知识点错综复杂,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考试题目还是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都可能会出现很多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碎片化的,那么遇到解答多个知识点结合的数学问题时就会十分困难。因此,建立完善的数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学习支架的搭建本身就是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将学习支架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大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利用课件或板书为学生展示一些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再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进行总结和强化。然而,大学数学教学任务较重、课时安排较少,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会尽可能地提高知识密度,在一节课中讲解大量的知识点,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及时消化知识,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在做题的时候,学生还是会因为没有思路而感到十分困难,进而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在构建学习支架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了解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思路,从而在解相同的题型时得心应手。学生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会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自豪感,也更容易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导数知识时,因为涉及比较多的知识点,并且还涉及学生在之前学习中没遇到过的高阶导数,因此这部分的知识点难度很大,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利用学习支架,将之前学过的导数知识和大学数学中的导数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建立学习支架的过程中比较新知识和已学过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帮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支架的搭建。学习支架最初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构建完成的,不同的内容可以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首先,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结构进行划分,从各个单元到各个章节再到每个章节的小知识点,利用学习支架将它们串联起来,这种方法适合应用在复习之中。[2]其次,可以按照相同的内容来划分,例如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因此,可以为函数构建一个学习支架,从含义、性质、图象到导数、极限值和微分积分,对和函数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和函数相关的知识架构。最后,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搭建知识架构,例如求极限值有很多种方法,如直接代入法、洛必达法则、分子有理化、等价无穷小替代方法等,可归纳每种方法在不同例题中的变形。在求极限值相关的.解题方法和例题分析中建立学习支架,不仅能帮学生理清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些方法之间的差异和各自适用的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创设教学情境。学习支架的构建需要依托一定情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也是学习支架构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构建支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或者建立一些数学模型让学生投入到支架的构建当中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学习支架构建中的情境创设带来了新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或者利用网络上的微课进行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框架,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支架构建的过程。[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