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鼓励学生自己构建学习支架。在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几次学习支架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构建相关内容的数学支架。教师在构建学习支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固化思维,相同的思路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因此,在了解构建学习支架的方法之后,学生应该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习支架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索,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更多作用是帮助和引导。如果学生在构建学习支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问,教师应该选择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分析构建学习支架,了解更多的解题和归纳思路,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学习支架构建的重要内容。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学生自己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习支架应用效果的评价。首先,在构建学习支架之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或班级集体的形式互相比较学习支架的构建情况,借鉴别人的先进之处,逐渐提高自身构建学习支架的水平。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支架构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肯定和赞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要帮助其及时找出原因。最后,教师要对整个学习支架构建过程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解题中应用学习支架的情况评价学习支架的教学效果。
三、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习支架应注意事项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初,学习支架的构建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但这并不是让教师把某个学习支架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构建学习支架的方法。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够自己构建学习支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在学习支架的构建中,教师要逐渐减少对学生的帮助,慢慢让学生独立构建学习支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对学习支架的认知程度和实际应用程度,否则抽离得太快,很可能会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支架搭建方法。而如果教师一直为学生提供过多的帮助,则有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散,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构建学习支架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是大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点众多,范围广泛,并且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拥有很强的整体性。只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才能更好地解答题目,学习数学。将学习支架应用到大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更好地帮学生了解教师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云.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62-64.
[2]谈步猛.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32):44.
[3]张建桥.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习支架的应用分析[J].南北桥,2014(3):163.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公司员工培训探究
最新艺术设计开题报告
高校艺术设计开题报告
人类理性对秩序的探究
高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学习支架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论文(第2页)
小学数学思想有效渗透途径论文
高中数学学习习惯探讨论文
中考数学考点统计与概率解析
创设不同的情景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论文
关于初中数学的统计与概率解题技巧
考研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必背知识点
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价值与应用论文
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年规划
考研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考试内容
考研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完备复习攻略
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统计教学及数学建模思想的融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