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全纳教育思想中历史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0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及时的个别教学

  分层教学在实质上是一种小范围、小规模的主体教学,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对分层教学的补充或是完善,对单个个体进行个别教学是必要的。这需要历史教师准确把握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表现的问题,制定精准的个别教学策略,一对一地单独辅导,及时地进行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中不仅要强调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还应注意个别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与设计,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1]。可见,个别教学的要领就是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对一地单独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常见的有两种特殊情况:第一种是对学习历史有特别困难,即掌握历史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都有困难,这类学生往往是由于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或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应用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如“七七事变”教学时,个别学生对事变的历史意义把握不住,就需要教师一对一地引导,慢慢让其了解事变过程,剖析历史事变的意义。第二种是学习历史的能力极强,历史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也需要历史教师要精确掌握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以便于在个别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拓宽相关知识和拓展相关能力。如“七七事变”教学时,历史教师应引导其查阅事变相关历史著作、各类历史评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有效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性、主观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有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2]。每个学生在进行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的时候,应从自己学习历史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出发,在历史教师的帮助下自觉、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制定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进度与内容,学习历史过程中自主选择任务、自主调控进度、自主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尽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重要。需要历史教师根据历史教学内容与任务选择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潜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培养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历史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真实地学习,并要求全程参与,这增加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从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小组学习历史课程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方向明确,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自己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展示空间,满足了学生的表现需求。如教学“七七事变”时,小组内可以组织比赛,看谁把“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得又快又好,相互抽背,相互激励;查阅与事变相关的史料时可以分工,一部分人阅读事变文献原著,一部分人利用网络查阅事变相关的资料,还有一部分可以收集事变相关的影视资料,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一起观看事变相关的影视、写观后感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历史遗迹,以增强其真实的体验。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全纳教育理念充实我们的教育思想,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在承认学生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运用差异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历史学科的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强调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优势、特长,进而树立自信,实现自我个性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