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旅游高等教育与就业问题探究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2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2 建立实习多轨制

  作为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实习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踏入社会的一个过渡带,也是一个缓冲带,实习期间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文化、专业技能相融合,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更为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从而缓解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压力.旅游管理专业应全面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意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育系统.在实习内容上,全面覆盖旅游业传统业态及新兴业态的运营和规划;在实习形式上,以学校统筹安排为主,灵活采取行业调查和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提倡将4年学制分为“学习—实践—再学习”3个阶段的教育模式.建议实习企业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实习体系,与正式员工体系形成“双轨制”.多层次实习体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培训.实习期满后,实习生可根据个人倾向和企业建议选择是否留任.从而也就降低了人才同质化所带来的弊端,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找到方向,以便于未来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发展.

3.3 培育积极的就业心理

  为改善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的优势,学校通过安排学生到旅游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实习生运用自身雄厚的理论基础同实践相结合,突出自身的优势,把理论学习过多的“劣势”转变成为优势,进而提升学生对行业的认可度,改善行业在心中的固有形象.但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的努力,首先,学生在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价值,虽然身处基层岗位,但是自身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其次,学校需要定期深入学生实习企业,了解学生的工作动态与心理,时刻树立学生对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再次,企业管理者须给予实习生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重视对实习生的培养,创造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都要保持一个端正的态度,积极地对待学习和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

3.4 合理运用专业背景

  在目前来看,旅游管理涉及的行业包括:饭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这些大的行业,还有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自然保护区等细分的行业领域,行业特性都非常强.因此,把旅游管理专业下设在不同的学院,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它可以让学生们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的理解旅游这一领域,挖掘特色,走差异化培养的路子.例如,依托外语学科可以重点培养高层次的外语导游人才;依托历史或民族学科可以加强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内容的教学;依托建筑学或者美学可以在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基础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依托林学、农学等学科可以在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优势;依托地理学科可以在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5].企业通过将实习生细分,并安排到相应的岗位,既可以使学生能够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增强对职业发展的信心,也可以为企业的开拓创新埋下伏笔.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离职率,还可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色.

4 结语

  本文主要是以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现状为大背景,探索了当今旅游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从四点进行探讨: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职业期望落差大以及受专业背景的制约.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实习多轨制;培育良好的职业心理与合理运用学科背景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以实习为切入点,并力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就业率低的现象.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章还有不足之处,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徐东北.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悖论现象及其对策[J].旅游论坛,2010,3(6):805-809.

  〔2〕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3〕田里,吕天云.比较视野中的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定位[J].旅游科学,2008,22(3):60-62.

  〔4〕杨兴柱,陆林.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差异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4):5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