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

本文共计30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

摘 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不少专业已经开设这门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高质量地承担第一线的工作,我从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助手、拓展学生学习途径、抓常规实验课、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成绩考核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希望我的教学实践经验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

引 言

  如今,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具,对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科技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维护实践能力,几年来我做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1 教学实践

  1.1 规划课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应用为主,根据应用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处理上,以软件故障、出现故障频率高的部件作为重点教学,不照搬教材。下面几个必要的内容要求学生统一实验,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1)BIOS设置

  ① 启动顺序的设置 ② CMOS密码的设置和清除 ③ USB接口的打开与关闭 ④ 优化设置

  (2) 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① 新硬盘的分区 ② 已分区过的硬盘重新分区 ③ 利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对分区信息进行重建

  (3)安装操作系统

  ① 重点安装微软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2003 ② 配置及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③ 给系统打补丁 ④ 系统优化

  (4)其他软件的安装

  ① 常用软件的安装,如office软件 ② 系统工具软件的安装与应用:以修改注册表的工具为主 ③ 杀毒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5)克隆软件GHOST的使用方法

  ① 单机克隆:将某个分区备份成一个文件及从一个备份文件还原到指定分区这部分操作内容为主。

  ② 网络克隆:让学生参加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为主。

  1.2 培养学生助手

  我校不少专业都开设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如中文文秘专业、经济管理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等。学生的知识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也有很大差别。我校实际情况是供学生实验的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师不能到位地指导每一个学生,于是,培养助手,让助手协助老师,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助手是挑选出来协助老师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我称之为“管理员”。老师带一批管理员,老机房管理员带着新的机房管理员,新管理员从各班选拔,自愿为原则。机房管理员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拓展学生学习途径。

  ①向市场学习

  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校门,给出组装一台计算机的方案。硬件需要什么,相关的技术指标是什么,需要安装的软件是什么,目前的价格是多少,你做这样的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上网去查,看看当地的价格与别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市场调查结果与课本上讲的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一般课本上或其它参考书上的配置都是过时的,学生有没有走到市场或查看最新的资料,从他们的方案里就可以看出来。鼓励学生DIY计算机,指导学生作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注意防范奸商,识别水货。

  ②与外界交流

  鼓励学生借助电子邮件、QQ、在线论坛、BBS、聊天室等这些工具,与外界交流。与他人一起讨论问题、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寻求故障的解决办法。指导学生访问软、硬件网站,获得技术支持。

  1.4 抓常规实验课

  理论与实验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对上面1.1 规划课程中提到的实验,通过自由组合分组实验,每一个小组要有一个管理员。实验中使用的方法不统一要求,只要规范正确,都可以。在实验前,一定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上网查,可以问老师同学,实验中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教师随时提供帮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