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要选准突破口探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3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再如,在介绍植物节瘤的形成时,我只是在课前准备了一根长有节瘤的枝条,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枝条上为什么会长出瘤状突起这个问题故意避而不谈,而是让学生分析,在学生相互讨论中找到原因后,教师再总结思考该问题的过程:节瘤部分大→细胞数量多、体积大→细胞分裂、生长很快→营养特别充足→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筛管被阻断→有机物积累在切口上方。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3.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但曾经深有感触他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在讲了色盲的特征和遗传规律后,一些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所说的“许许多多的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红绿灯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一句话,大胆质疑,发表个人的观点,其中几位学生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动手制作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在保持了原有红绿灯颜色不变的前提下,将“红绿灯”的红、黄、绿3种颜色创造性地分别与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相结合,还将这种结合延伸到了汽车的尾灯上,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交通信号灯和汽车尾灯对色盲患者无效的难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实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发明。
笔者所在的城市地处长江沿岸,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总能吃到一种味道极佳的“长江鲜”——刀鲚。然而,最近几年这种鱼却越来越少,逐渐远离了普通百姓的餐桌。这种最多让人发发牢骚的现象,也被学生善于捕捉问题的目光注意到了。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自发成立了刀鲚资源科考小组。科考小组的学生走访长江沿岸的老渔民,到环保局了解长江历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学生合作写出了“长江刀鲚资源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科考论文,他们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可谓新颖别致:除了要抓紧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加以整治外,针对过量捕捉,长江沿岸有关地区要推迟捕捉刀鲚的时间——待刀鲚产卵结束徊游入海时再行捕捉,这样就既满足了人们吃鱼的需求,又避免了刀鲚因无法繁殖后代而“断子绝孙”的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致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拓展训练的作用
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
素质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示范动作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会计理论论文:试论新时期信息化对财会职业及其教育的挑战范本
创新教育要选准突破口探究论文(第2页)
学生应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的教育理论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
试论革新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论文
浅谈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
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稿
浅谈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研讨及发展途径
6月5日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范文
国家公祭日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征文2篇
关于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名言精选
浅析音乐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论文
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经久不衰的原因
浅谈藏族逻辑文化的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