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6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但是,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化?人创造的什么(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还是物质产品)才算是文化?人创造的文化对人又会造成什么影响?人的创造行为以及人本身是不是文化?这一系列问题似乎无法从古人那里找到答案。于是,我们又不得不回到现代人类学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上来重新审视他们对文化的合理解释。

  自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从现代科学理论的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之后,到1952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⑦,此后的许多人类学家也仍然在修改和阐释着文化的定义。当然,对于那些纷杂多样的文化定义我们不必一一关照,我们只需对曾经在人类学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定义做一番大致的审视,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复杂性:

  由于泰勒的定义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维莱(M. M. Willey)首先对泰勒的定义作了修正,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material goods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⑧尽管由于加进了物质文化的内容,使得维莱定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行为及其成果的所有方面,但正是由于定义的更加宽泛,从而使得如此界定的文化在学术研究中实际上很难作为一种描述性的概念而存在,作为解释性的概念,也不够明确和具体。

  在此之后,英国人类学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 . Malinowski)根据文化的功能,将文化分为四类:(1)物质设备;(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⑨英国人类学功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iliffe一Brewn)则用社会( society)这个他认为更具有实在意义的概念取代文化( culture)这个模糊概念,并将社会看成是由各个方面发挥着功能的一个有机结构体。⑩到了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代表人物列维一斯特劳斯(Claude Levi - Strauss)那里,他从语言符号学中得到灵感,把文化看作是潜藏在人类思维领域的类似于语法规律的一种深层结构。@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则沿着文化符号学的思维途经,反对把文化看成是表现为风俗、惯例、传统、习惯等具体行为模式的复合体,而把文化看作是一套类似于计划、食谱、规则、计算机程序(Program)的,用以控制行为的控制机制。。

  中外古今关于文化的各种解释,似乎都有其不同程度的合理性,而笔者所赞同的较具综合性和说服力的观点,是美国当代人类学家霍德华(Michael C . Howard)在其所著《当代文化人类学》(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中综合各家言说而表述的观点。书中写道:文化本身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 customary manner)。通过此方式,人类群体学会了组织自己与环境相关联的行为和思想。在此方式中,文化有行为的、观念的和物质的。三种基本样态(principal aspects ) o 。在这个综合性定义中,文化一方面被看作是一种抽象的所谓约定俗成的方式,这一点和格尔兹所说的文化是一套类似于计划、食谱、规则、计算机程序的用以控制行为的控制机制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文化这种抽象的方式又被认为是可以通过行为、观念、物质三种基本样态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以往文化综合观的综合,但它不是混同的综合,而是区别的综合,是从抽象和具象两方面的综合。

  笔者对文化的概念即持这种有区别的综合观,即:既认同霍德华所说的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方式( manner)和格尔兹所说的文化是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程序(Proms)的控制机制也认可霍德华同时将文化看作可以表现为各种样态(aspects)的具体形式的观点;具有控制机能的作为程序(或方式)的文化是隐性的、不可见的;表现为行为、观念、物质三种基本样态的文化是显性的、可见(或可喻)的。据此,笔者认为:文化可以分为显性的表现形式和隐性的控制机制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一表一里合为一体,共同构成文化。但是,我们在认识上不能将显性的表现形式和隐性的控制机制混为一谈,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综合,而不是混同的结合;它们是一体之二面,既不能拆而分之,也不能混而同之。

  当我们把构成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控制表现形式的机制从认识上区分开来之后(尽管文化的表、里在实际上是共存于一体而不可分割的),以往许多有关文化概念的模糊观念就比较容易澄清了,而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