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史课程探究式教学探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7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程中引入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其目标除了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注重培养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转变传统的演绎型、归纳型的授课方式为探究式教学方式。例如在确定研究选题之后,学生面对选题会存在不知如何开展的情况,此时不要急于给学生介绍研究的各个步骤,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先寻找研究课题的方案,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在设计研究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学生设计研究课题方案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课题研究过程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就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逐渐被培养出来的。例如在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阶段,笔者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历史发展脉络、经典工艺美术作品等知识之外,还将之与当下我国工艺美术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题研究的田野调查、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阶段,还要让学生注重研究过程的总结,而不仅仅单纯地关心研究结果,指导学生把整个研究过程记录下来,因为从研究过程可以看出整个课题的研究思维脉络、创意出处、灵感的来源等。或许课题研究的结果不够尽善尽美,但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经过今后的实践锻炼,最终必定能够完成更好的课堂学习,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3.2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其本身就体现了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如历史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以及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解读。利用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来解读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课题研究之时就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开展研究,教师甚至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共同探讨同一个课题。例如,学生在研究“铜鼓上的羽人纹如何运用到包装设计之中”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历史学的知识分析羽人纹与兽面纹之间的关系、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分析羽人纹的图案特点、运用材料学的知识分析何种材料最适合用来做有关羽人纹的包装设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分析羽人纹的包装设计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场的需求,即“人的需求”;还可以运用传播学、营销学的知识分析羽人纹包装设计的市场前景等。
4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课题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课题研究,将教材理论知识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所获取的资料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研究的思维,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很好地实现“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6):150-151.
[2]傅克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四川美院为例[J].装饰,2013,10:127-128.
[3]张逢成.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徐学福,宋乃庆.20世纪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92-97.


论文写作特点与过程分析
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论文
高校财务管理分析论文
财务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工程财务管理分析论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立冬节气特点介绍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高校美术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
数字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论文
工艺美术史课程探究式教学探析论文(第2页)
浅谈尝试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及其遗存的图式特征论文
浅议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评价论文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论文
浅谈功能法在高中外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赏识激发孩子论文
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