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5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难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难题或困境的设计。设计的主要原则为:(1)选择与专业和课程有关的难题或困境;(2)保证涉及学科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技能;(3)保证与社会实际或工作领域中的困难相似并具有复杂性。
课题组认真组织,按工作实际设计施工、结构、工程管理、造价管理等难题,使学生处在这样的困境里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工作难题。让学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解决难题。在实施难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是总设计师,应作充分的准备,周密的安排,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需给学生必须的帮助与指导。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别研究,探求解决难题的合理方法,然后利用课堂或课外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学习,扩大视野。在此过程中,人人有事做,人人要思考,既丰富了有关难题的书本知识,又得到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锻炼,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诚然,各种工作量较大的难题设计的实施,仅靠一个教师,不论在知识和精力上都是不够的,这需依靠教研学科组的力量,分组指导、答辩。比如,按课题组提出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资金、人力、机械、机具、材料。这些内容在《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造价与管理》、《建筑经济》等课程中涉及,这样学生把在各课程中学到的零散的理论知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达到综合学习、总结学习、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课程综合大作业的设置
1.在高等教育力学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加综合大作业教学环节,检查、培养学生的力学设计计算综合应用能力。大作业时间为一周。
2.综合大作业设计计算课题要求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切实符合相关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应用要求。大作业内容包括工程结构简化、力学模型建立、力学分析计算,侧重于将力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3.设计计算过程建议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编制通用计算程序,是计算机应用与专业技术相结合。
五、学生质量监控
1.制定新的考试大纲,改革原有的单一试卷考核评定课程成绩的方式,代之以试卷考核、实验操作考核和综合大作业设计考核三者相结合的对学生能力综合考核的质量监控系统。
2.建立试题库,以提高质量监控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初步设想建立一个小型试题库。
六、课程改革需要的条件
1.现场教学应建立专用教室,搜集、购置现场教学实用的常用工程构建事务、教具,并予以陈列为教学服务。
2.高等教育力学实验室要常对学生开放,增加实验设备,提供给学生更多时间的动手机会。
3.试验员要参与现场教学和大作业综合设计教学过程之中,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动手操作技能课程改革中各种文字工作需配置必要的俄计算机设备以及扫描、打印装置
七、对教学改革的体会
总结几年来高等教育《力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搞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1.有更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职业岗位对地方高等教育学生的要求不是以有多少知识为准,而是以具备多少能力为准;
2.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这个模式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宗旨,所谓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就是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工程力学》这一类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课程,应首先选定一个项目作为课程式教学的“背景”,用来带动整个课程教学。这个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的、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需要的知识要尽量覆盖到整个课程,应实行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先动手实践后研究规律、先定性了解后定量计算的教学渐近方式,这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3.编写与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材;
4.强化对课程微观进程的科学设计与实施;
5.改革考核方式。
此外,课程式教学改革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R]。2000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第2页)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