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第2页)

本文共计30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3木作装饰修复工程

  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大部分室内装饰因腐蚀、虫蛀、磨损及人为改变等产生了损坏,影响建筑的风貌特色和使用功能,针对地板、窗台板、门窗套、护墙板及木作饰面油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以还原建筑室内原貌:

  (1)地板修复。对满足使用要求且有保留价值的木地板进行脱漆修补;对于不满足使用要求且无保留价值的木地板,采用相同材质和形式的实木地板进行替换;

  (2)窗台板、门窗套、护墙板及木作油漆饰面修复。对保存状况良好的窗台板和门窗套脱漆修补;重制同材质、同样式的替换损坏的窗台板和门窗套;使用相同材质修补损坏的护墙板;对木作饰面的油漆进行修补,使之恢复原来面貌。

二、功能提升

  2.1机电工程

  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规范的局限,建筑原有的机电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使用要求,而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存在设备、管线老化等问题,有的甚至已完全瘫痪。为了使历史风貌建筑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在整修中一般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在不影响建筑安全和风貌特色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空调系统、增设弱电智能化系统、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和电气工程系统,例如庆王府整修中对空调系统的冷媒管、排风口进行暗置处理;小光明里整修项目中应用了“一体化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有效改善了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污水排放系统。

  2.2消防提升

  在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整修中,建筑防火是关键,但消防功能提升历来是一大难题。为了切实提高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结合现行规范,在整修中采取提高建筑结构耐火等级、完善消防预报警系统、增设灭火器和消防栓、安全出口疏散标识、提升消防给水系统、增设迷你消防车和“火眼”消防监控系统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火灾预防能力和火情处理能力。

三、建筑节能

  为了实现节能、节材的绿色化改造目标,在历史风貌街区建筑修缮工程中,针对原始建材不足、建筑门窗节能指标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采取替换中空玻璃门窗、旧有材料再利用等手段,提高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节能性。为严格遵循“保护优先、修旧如故、安全适用、合理利用”整修原则,充分利用旧有建筑材料及构件,保持历史风貌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修缮的原真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材料,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旧有建筑材料储备管理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了“旧有建筑材料包括:与整修项目建筑年代、装饰装修风格相同或相近并蕴含建筑人文价值的物品。包括砖、地砖、木料、五金件、艺术玻璃、砖雕、木雕等”,并建立了“旧有建筑材料银行”,在保护修缮工程中严格按照以上管理办法对旧有建筑材料登记、入库、妥善保管。

四、总结与展望

  选择适宜的工程技术进行应用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重点,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对消防、结构防震体系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历史建筑风格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天津市多项奖项。保护整修后的街区及建筑,有的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有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更多的是恢复或保留了原有的功能,大部分居住建筑解决了功能不全、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成为人们继续生活的场所,也成为体现天津历史和多元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相关工程技术进行总结、梳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