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不科学

  义务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投入效果具备间接性和延缓性,很多政府一般在面对教育方面会严重牺牲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层次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大学生人均国家拨付的资金大约在九千元,而小学生人均占据的资金费用大概是五百元。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开始重视义务教育,在资金投入上做出了巨大改革和调整,不过依旧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义务教育形势不容乐观,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问题。

  2.3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2.3.1不同地区宏观区域发展问题

  中西部和东部发展不够均衡,具有全局性特征,对于中国整体义务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破坏性。20世纪以来,我国开始采用义务教育地方负责机制,实施分级管理形式,以此不断强化地方政府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办学机制,不过这一管理机制遭受了很大的危害和不足。首先,国家将资金投入责任全部落实到地方政府身上,没有体现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度的合理分配。其次,给各个地方政府加大了投资压力,对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来说,此种机制远远超出了政府所能承受的压力。最后,此机制没有科学分析和考虑中西部和东部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2.3.2区域局部发展问题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整体布局分析,有种东强西弱的趋势,在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发展情况,市区和城市内部经济发展良好,因此在财政教育方面也远远超出了一些区域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政府权力大,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资源分配出现阶级性,由市区到城市依此类推到达贫困地区时,资金远远不足以学校建设和资源构建。实施加费项目,加大了群众的子女教育压力,税费制度实施后,财政教育处在发展阶段,教师工资经常出现拖欠现象,对区域内教育具有影响作用,不利于义务教育发展。

3、财政教育应对风险的有效方法

  3.1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支出比重

  首先,政府要不断提升财政经济收入比例,以此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降低教育中存在的浪费和行政浪费。其次,要掌握好义务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性地位,使得教育支出结构能够得到一定优化和提升。根据世界银行推算为基础,教育回报率要高于整体的10%左右,初等教育获取的效益要比其他层次教育高得多。义务教育支出增幅比较大,以此为义务教育落实和全面实施提供有力资源保证[3]。

  3.2推动义务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发展

  财政教育要做出适当的改革和调整,首先,在政府具备财政转移基础上,构建独立教育支付制度,使其能够形成统一化的结算和补助机制。其次,要以一般教育转移为基础,专项教育为辅的支付机制,提升一般教育支付层次,各个专项教育作为辅助和配合,从实际项目上进行,进而将其落实到各个区域内进行,促进义务教育资金均衡性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财政教育发展在各个地区之间不够均衡,支出总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协调性,共同努力促进资金的发展和运行,增强财政教育资金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奕.地方政府的财政教育投入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7(2):1-3.

  [2]黄洪兰,姬华蕾.保障民办高校公共财政扶持资金安全的法制化管理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18(1):7-11.

  [3]邵畅.A互联网教育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