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货管理论文(第24页)
本文共计446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存货会计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对于不同工程项目的成本及费用未能清楚地分开核算,而且核算时人为因素较多,缺乏真实的记录。二是存货成本结转不合规、不合法。如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再如,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并未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账面存货数据失真。
三、公司存货管理问题成因
(一)公司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与理念
笔者认为,经营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是导致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最为直接的原因。由于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为提高公司存货管理效率和水平,公司经营管理者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然而,从该公司存货管理现状来看,经营管理者并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具体表现在: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只注重存货的账面记录,而忽视了对实物的管理;而且片面的认为存货越多越好,认为存货越多说明生产能力越强,却未考虑存货的储存成本等。
(二)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不高
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高是导致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公司存货管理人员构成来看,大多是非会计专业出身,既不懂会计,也不懂财务管理,而且平时也不注重自身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专业人士提出的建设性建议 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存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存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仅单凭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三)公司缺乏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虽然制定了存货出入库和存货仓储及保管等存货管理制度,但制度既不健全,也不完善,如公司没有对存货的采购与发出、存货的盘点以及存货的报废等方面制定相关制度。而不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势必会造成严重账实不符的现象产生,同时也势必会增加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的可能性。除了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外,公司还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这使本来就不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又不能有效地运行。因此,公司存货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也就成为必然。
(四)存货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责权不清
存货岗位设置不合理、存货管理人员责权不清是该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公司为节省人力成本,存货管理岗位只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存货的采购、付款、入库、出库、盘点等与存货相关的全部业务均由一人负责,即一个人兼任了材料采购员、仓库管理员、材料领用管理员等职。该存货管理人员从事几个不相容职务,违背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规定,这势必会导致公司存货管理过程中徇私现象的'发生。
(五)公司缺乏科学的存货管理技术与手段
公司存货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是导致存货账实不符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公司现有存货管理技术和手段来看,存货出入库时,公司存货管理员仅在笔记本上记录材料出入库数量和金额情况的流水账,而不是在材料入库单、领用单、销售出库单上进行规范填写,而且涂改严重,这势必会影响财务部门正常的会计处理。此外,公司经营管理者也不注重对账簿等会计档案的保管,随意翻阅账簿现象严重,这些都可能导致存货记录失真。
四、公司存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提高公司管理者存货管理意识与理念
公司经营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是导致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存货的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公司经营管理者自身要主动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学习,积极参加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存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二)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
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高导致了公司存货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刻不容缓。公司领导者应制定员工培训制度,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除了安排培训外,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激励员工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作为存货管理者自己,也应具有敬业精神,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