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论反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论文

本文共计35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论反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论文

一、反转课堂的历史及发展

论反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论文

  反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的提出与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浪潮息息相关。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数据处理理念的变化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1.大数据孕育新方法的土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于集成化和微型化,我们如今面临着一个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的祖辈、父辈的大数据时代,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数字数据呈指数增长态势;全数据模式代替样本分析模式;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

  这三者中,每一点都对高校教学实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急速增长的数据量和对数据处理的技术使得如今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面临比过去更多的选择;而同一时间内学生可以集中注意进行学习、记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课堂教学除了需要进行传统的知识传授外,还需要像除去杂草一样将无用信息从学生有限的关注中剔除。现在,全样本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对总体信息的深加工也催生了各种细分产业。这一点变革在教学上带来的影响就是,教师可以比以往更加方便地获取全班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方面的信息细节,并借助现代手段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习惯、习题正确率指导教师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不需要学生意识到,仅仅从数据反映的潜意识层面加以指导即可使学习效率得以改进。

  2.反转课堂——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方法。反转课堂是指结合大数据方法,将传统课堂教学的某一部分顺序进行调整,通过学生课下学习或课上自主讲解的方法实现主动学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早在19世纪初,美国西点军校就进行过相关尝试,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匮乏,这种方法并未引起关注。1900年,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建立“链接科学”的思想。而后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开始于20世纪后半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2007年,萨尔曼初次将理论进行了实践,他的一段教学视频得到了数以万计学生的参与。其后,更多的实践者将反转课堂从一种停留于纸面上的理论彻底变成了一种与大数据的处理方法相得益彰的教学方法。而多种多样的软硬件设备发展也更大地拓展了这种方法的应用空间。

二、反转课堂的一般应用

  反转课堂的构建基于功能全面的校园学习管理系统,或依托第三方软件实现,既可将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环节置于课下,也可以将备课、答疑、作业等环节以学生为主题置于课上完成。

  1.反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当前,关于反转课堂的教学专著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目前广泛采用和认可的策略是,将教学组织形式从传统式的“课堂授课+课后作业”转变成“课前学习+课上探究”的方式,使师生身份有所转移。此方面的教育实践,已在国内外的大中院校得到广泛的实践,国外迈阿密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反转课堂实验等均有较大影响,国内以清华大学的在线教育实验室开设的系列课程和清华附中的相关教育实验为最。下面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依靠教师讲授学生识记为主的理论性课程。然而清华大学刘震教授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类型划分,对课程实行了改革。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分为依赖型、协作型和独立型三种,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教授策略。在反转课堂后,新的马原课程由课前阅读任务、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课堂讨论探究、在线提交作业等四个基本环节组成。经过实践与研究,采用新方法后的课堂提升了独立型和协作型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其主动性和学习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依赖型学生由于朋辈压力也会采取较为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使整体教学效果、深度都超过传统课堂,增进师生交流并发展学生全方面的技能。

  2.反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反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并非是一种单方面的减压,而更是一种督促。单纯将已有资料制作成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并不能达到理论上的最好效果,而要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曾贞提出的反转教学步骤包括课前和课后的六个环节,其中有三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分别是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观看视频时的学习、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三部分。是信息化环境与大数据处理的发展为反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随着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反转课堂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越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