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投稿发表要求
本文共计23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中医学论文投稿发表要求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其传承与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的。下文为学者们介绍中医学论文可以发表的期刊以及期刊的投稿要求。
一、《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国内刊号:11-2272/R,国际刊号:1001-5302。
中国中药杂志创刊于1955年7月,是我国现存创刊最早的综合性中药学术核心期刊,始终保持发行量居本专业领域首位。全面反映我国中药学进展与研究动态,是中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的交流平台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药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主要报道该领域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思路,内容包括资源、鉴定、炮制、药剂、分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等。
读者群:覆盖全国医药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各级医院、制药企业,包括科研与教学人员,药剂师,临床医生,制药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及各级管理者等。
行业地位:在国际国内医药学、生物学等相关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
本刊设有专论、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临床、学术探讨、药事管理、经验交流、信息等栏目。
期刊杂志投稿要求:
1 主要报道我国中药资源、鉴定、栽培、炮制、药剂、化学、药理、药性理论、临床、本草等各专业领域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
2 来稿应式两份,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研究论文般不超过4 000字;综述、专论一般不超过8000字。来稿应附全部作者签名;实验性文章须附单位介绍信;各类基金资助论文应附其合同书首页复印件,以资证明。
3 文题、作者及单位 来稿列出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4 脚注 首页脚注中应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通讯(包括电话、传真、E-mail)。
5 摘要、关键词 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8个以内)。实验性文章摘要为结构式摘要,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及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研究论文、专论及综述须另附中、英文内容基本一致的题目、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后加同名)、摘要及关键词,一式两份,英文需隔行打印,缩写点均省略。
6 前言 一般不超过300宇,应概述本文的理沦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其文献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概况,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7 正文 层次序号用1……1.1……1.1.1……1.1.2……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
8 实验材料 写明药物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名称,并经正确鉴定,注明鉴定入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处方需写出全部药物组成、剂量及主要制备工艺。写明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型号及试剂的规格。
二、《中草药》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国内刊号:12-1108/R,国际刊号:0253-2670。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本刊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综述、短文、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
杂志文稿撰写基本要求
1文题
每篇来稿均要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或公式。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英文文题中尽可能不用冠词,最好不超过12个实词。并应与中文题名含义相一致。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