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医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培养目标应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合格医学人才。这些医学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医德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

  2.2.2改革考试方式执业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综合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两部分。而传统的医学院校中,预防医学专业的考试往往采用期终考试一考定乾坤的方式,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所以,在制定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大纲时,不仅要将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在内,也要提出对于学生的具体的实践技能的要求,防止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过程,尽量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要求的实践内容包含在日常教学的考试范围之内,顺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体系,培养出合格的执业医师人才。

  2.2.3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首先,改革教学方式,避免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应积极的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其次,改革教学内容,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可能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新的预防医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指导,使学生了解最新,最全的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积极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思想和内容渗透到在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掌握成为一名合格的执业医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2.2.4改革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预防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不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毕业实习中,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都应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操作,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的指导老师要具有规范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与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就预防医学专业来说,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建设合格的医师队伍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85.

  [2]罗艳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影响伊苏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2):840-84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