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论文

本文共计25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论文

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论文

  1.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状[1]目前我国实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综合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考生要在通过综合实践技能考试后,方可进行综合笔试。因此,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部分:①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②体质检查和操作技能考核;③技术诊断能力和医德医风测试。综合笔试包括基础医学,专业科目以及公共科目三个部分。根据近年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进行分析汇总发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题量大,且分析应用类题目较多,着重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必将越来越困难。但近年来,报考执业医师的人数逐年增加,且总体通过率逐年下降。预防医学专业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1.2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

  1.2.1医学类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2]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院校急剧扩招的时期,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医学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赶上扩招的步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教育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1.2.2传统的考试方式

  在医学院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考试,这其中多为记忆性的内容,学生在临考前进行突击就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就很难通过综合笔试。

  1.2.3毕业实习工作

  医学院校毕业实习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但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许多医学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复习考研或者是跑招聘会,导致了其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导致学生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不足,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就不能通过综合实践技能考试,也就丧失了参加综合笔试的机会。

  1.2.4医学院校教师考核重科研

  目前,医学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侧重于科研,教师的晋升,奖励等都是根据科研成果来进行评定,这势必会导致教师不能全心全意的来准备教学,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2.1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师在讲授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时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需要做好笔记,课后进行记忆,没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由于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知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考试结束后学生很快就会忘记相关的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预防专业知识,同时也没有锻炼到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2.1.2专业知识理论性太强

  目前,本专业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往往较强,而缺乏具体案例的指导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对一些理论性的内容进行阐述,但学生往往不能够完全吸收。董菊等对中医院校的723名学生进行预防医学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其中有效问卷691份。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往往学习效果较差。调查结果汇总,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如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在学习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课程中,甚至有61.4%(424/691*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教学方法改进,因此,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急需改革。

  2.1.3医患关系紧张

  近年来,医患关系急剧紧张,临床教学中用于进行教学的病例减少,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机会的减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理论学习不能和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

  2.2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2.1制定合理的培养标准预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