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少儿声乐教学和学习的原则(第3页)

本文共计68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有的放矢,切勿用得过多、过溢、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更是要注意,切不可追求行事,牵强符合,本末倒置。

(六)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唱歌教学亦不能例外。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是指所学的理论要用于指导实践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的认识也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唱歌教学本来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实践,而轻视理论的学习,这是我们贯彻这一原则的障碍,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在唱歌教学中贯彻理论结合实践原则的必要性。落实这一原则,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兴趣,应体现出理论与实际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学生的歌唱实践,必然会让学生学得颇有收获进而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反过来,通过实践印证理论,总结了学习规律,会让学生有成就感。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唱歌课的教学在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时,还应照顾到其他音乐理论的应用。唱歌课不是孤立的音乐教学活动,它是音乐课的一个组成部份,唱好歌仅仅只有歌唱的技巧是不够的,他同样需要歌唱者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所以唱歌课的教学应当其它音乐课的教学相呼应,相关联,以维护其整体性。

(七)巩固性原则

  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是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唱歌课更是如此,不是仅凭理解记住就够了,它的很多内容是对人体器官的运动训练,使之训练到位并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不通过反复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唱歌课的巩固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能荒疏。二是对歌唱状态(发声、气息)的稳定,不能懈怠。同样地贯彻巩固性原则也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

1、对于知识的巩固。

  (1)理解是巩固记忆的前提。为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记忆下来,教师应当把每一堂课组织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真正把学生教懂。

  (2)练习是巩固的最重要的手段。讲授和练习法也是为唱歌课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3)经常复习是巩固的保证。学会的新歌或讲授的新知识,应当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段地复习和巩固,防止遗忘。要重视每一节课开始时的复习检查环节,教师可通过集体复习或个别检查等形式,巩固前一课所学的歌曲和音乐知识等。在讲授新课时注意联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4)知识的系统化是巩固的最好帮助。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串起来,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在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后都应当归纳总结一下该周期内所教的知识和技能。在每一节课结束前,应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进行小结,及时予以巩固。

2、歌唱技能的巩固。

  要靠经常不断地进行训练,所谓 “三日不唱口生,三日不摸手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八)因材施教原则

  事实上,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不一样的。加上后天的影响,环境的差异,使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及兴趣差异悬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安排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是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二是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机械划一,平均对待也是错误的。

  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声音特点、音乐基础以及兴趣特长等。然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安排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的内容分配与教学要求。此外,还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普遍教学和重点培养的关系。总之,因材施教原则,是要我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并能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并通过教育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彰显,使他们的弱项得以弥补。使他们更容易地成材、更轻松地成材。

阅读全文